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索家坟幼女墓为何如此奢华
五行“本乎数”
筷子的来龙去脉
繁盛时节 端午风味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筷子的来龙去脉

●庞兆麟
 

人类从生食进化到熟食时,开始用树枝、竹枝夹食物。3000多年前,华夏先民率先创制了筷子,将其作为用餐工具。先秦时期筷子被称为“箸”,隋唐时期又称“筯”,意为“助人用餐的工具”。

经过不断改制和创新,如今筷子的材质多样,有银筷、象牙筷、木筷、竹筷和塑料筷。我们日常使用的多为木筷和竹筷。浙江杭州出产的天竹筷就是闻名遐迩的好筷。筷子的形状一般是上方下圆,便于夹取食物。

当今世界,主要有三种用餐方式:中东、非洲等地流行手食——直接用手抓食;英、法、美等国家常用刀叉进食;东亚及部分东南亚、南亚的人习惯于使用筷子进食。

为了研究和传承筷子文化,上海在十多年前成立筷箸文化促进会,就筷子的生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先后召开多次研讨会,出版《筷子文化》《中国筷子文化论》和《灯谜颂筷》《民歌颂筷》等书籍,让人们得以从各个时代、各个品种的筷子中了解筷子的文化内涵,并懂得在使用筷子时必须遵循的一些礼仪。

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使命,新时代有必要推广使用“公筷”。不仅要在饭馆备有公筷,供多人聚餐时使用,还可以在家庭里提倡使用公筷,筑牢健康防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