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薄秀芳)去年以来,市司法局坚持全市司法行政“11235”工作思路,在粮食增产、能源、装备制造、推动民生实事工程等专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整合全市司法行政资源,组建“三团一盟”,开展法治护航“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三年行动,助力开创我市以高质量司法行政服务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护航我市“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
——法律服务团。全力加强法律服务,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和民生全面高质量发展。坚决把服务好粮食增产头等大事作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保障白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决校准能源、装备制造、农牧产品加工、特色旅游产业“四大产业集群”服务方向;坚决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决策部署,全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坚决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先锋岗”建设,全力服务百姓民生。
——执法监督团。全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为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在全市范围内,分层分类选取100家企业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络点”、营商环境监测点;公布执法监督举报电话,设立监督举报信箱、电子邮箱,在白城地区内选取50家行政执法部门(单位)组织案卷评查,解决执法不规范等现象。随机选取20家企业开展行政执法“宜企行动”,采取“四不两直”的检查方式扫除根源,治理行政执法“微腐败”问题;建立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标准化体系,动态调整“四张清单”,健全完善“一案三书”工作机制和行政执法“四张流程图”,推动“首违不罚清单”建设全面落实,重新调整行政裁量权基准建设。全面履行司法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职责,加强对市直各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纠错和保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力服务法治白城建设。
——文件审核团。全力强化文件审查力度,为营商政策提供法治保障。对涉及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文件开展合法性审核工作时,采取审核端口前移,提前介入,指导相关部门起草、履行法定程序,提前开展审核、修改工作,保证相关文件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重大、疑难文件7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成。严格起草程序,提升公众参与度。市司法局就起草部门是否听取企业和行业组织意见的情况在审核报告中予以说明,如实向政府报告;及时开展后评估,确保已制发文件合理、可行。司法行政部门将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相关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定期开展文件清理,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形成初步清理结果,再次征求意见后,结合各单位的反馈意见,形成最终清理结果,经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
——普法联盟。全力整合普法宣传资源,为营商环境营造法治氛围。与相关单位部门建立普法联盟,发动普法联盟各成员单位围绕全市27项重点工作,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组织联盟单位进入全市百户企业开展“送法进百企”活动,宣传好与粮食增产、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乡村振兴蓄势。举办全市万名基层干部法治培训,制定实施白城市“法律明白人”管理使用十项长效机制,充分释放“法律明白人”队伍在乡村依法治理中的能量作用,真正做到为乡村振兴聚力。在全市26个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中选择10个村进行重点培育、升级,加速打造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生态白城赋能。以民法典宣传月为载体,开展“践行绿色原则 装‘典’生态白城”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好《民法典》《环境保护法》《湿地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白城市草原生态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民生工程护航。在市直机关、省直单位、学校、企业、街道、社区、行政村中选择10个点作为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围绕教育、医疗、物业等民生工程,试点性探索创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切实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全力营造全社会崇法、尊法、知法、守法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