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瑞,1934年4月生人,中共党员,1951年1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94年4月在白城市政府办退休。战争年代,他英勇拼搏,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平时期,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诠释了忠诚、担当和奉献。
1951年1月,郑国瑞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在瑟瑟寒风中跨过鸭绿江来到了朝鲜战场。当时的战况异常激烈,作为一名卫生员,郑国瑞面对生死存亡表现出了超凡的勇气和毅力。在一场关键性战役中,他近40个小时不眠不休地抢救伤员,困了只能在战壕里、防空洞打个盹稍做休息。战场上物资匮乏,他总是省下自己的口粮给伤员,自己挨饿,让伤员吃饱。在朝鲜战场的近两年时间,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和快速反应,随时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他的努力为许多战士带来了希望和生命的延续,为部队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回国之后,郑国瑞在苏州、无锡、南京、宣化等地的多个部队工作和学习,先后担任报务员、勤务员、保密员等职务。因为没有受过太多正规教育,郑国瑞工作之余从认字开始努力学习无线电传输和保密等相关知识。他充分发挥了军人的自律精神,勤奋刻苦,从一个只认识几个大字的“文盲”,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报务员和保密员。可以说,这段学习和工作经历让他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勤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退役之后,他选择了转业回乡,为家乡人民继续作贡献。他曾先后担任白城地区武装部长、人防干部、政府办房产科长、副处级调研员等职务。他始终保持初心,以军人和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每一个岗位上都竭尽全力为党和人民付出。任房产科长期间,他的手中掌握着当时白城市仅有的楼房资源,但他自己却一直居住在平房内。他秉承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不利用职务为自己谋一点便利。他总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把这一切都回馈给百姓。”郑国瑞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和军人的崇高品质,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退休后,郑国瑞积极地投身于社区活动中。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义务为社区小学生讲授党课,鼓励他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传递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他也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关注社区老年人和困难家庭人员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他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退而不休”的真正含义,体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展示了一个优秀退役军人的风采和担当。
2019年8月,已经85岁的郑国瑞老人来到临江市的中朝国境大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他在国境桥上边走边唱,似乎又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战争是残酷的,流血牺牲是常有的事。但为了新中国,为了祖国人民,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能胜利,就不怕死!”他缓缓敬了一个军礼,为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岁月,也为那些长眠于江对岸的战友们。
郑国瑞老人见证了中国由弱小走向强大,见证了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替千千万万逝去的革命先辈们看到了这中华盛世。现在,年近九旬的他时常教育家中小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跟党走,为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文明白城》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