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梓钦)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9月7日,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庆祝第三十九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举行。
本次大会共表彰授予16个工作组“建校65周年杰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100名同志“建校65周年杰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4名同志建校65周年特别贡献奖;6个单位“先进教育单位”称号;10个教研室“优秀教研室”称号;28名同志“优秀教师”称号;10名同志“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称号及10名同志“学生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今年,是白城医高专转型升级、晋升医学本科大学、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学校全体教职工锚定发展目标,立足本职岗位,潜心教书育人,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白医高光时刻”。
坚持“五学”联动,全面夯实理论根基。学校党委顺利通过第二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验收,康复医学院学生党支部顺利通过第二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医”路同行,健康有我——“四维”实践育人模式被评为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
科学谋划,高效统筹,成功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全国医学教育高峰论坛。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全国78所医学院校的233名代表出席了这次高峰论坛,这场学术盛宴的成功举办开创了学校承办国家领域学术会议的先河,大幅度增强了学校的业界知名度、行业认可度和社会美誉度。
夯基垒台,以生为本,办学条件实现了新跨越。今年学校开工建设的9大项19个项目都在有序进行,总投资3.24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43亿元。医工结合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已被纳入中央财政项目。
提质赋能,创新合作,附属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积极征得白城市政府支持,与第一附属医院(白城中心医院)达成意向。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印发批复,白城中心医院、松原市中心医院、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已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正式成为学校的教学医院。引进中国中医肺病学科的领军人物王檀教授及其团队成立中医诊疗中心,打造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以优势资源助推附属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比去年,附属医院事业收入增长了1500万元,同比增长37%,提质赋能计划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厚植深耕,凝练提升,文化育人“萃取”出了新成果。初步形成了“生命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学贯中西,精医崇德”的办学理念和“尊重生命,厚植爱心,护佑康民”的杏林文化内涵。建成了“杏林正暖”主题校史馆、陈香美院士馆。新建职工名录墙“园丁谷”收录教职工1116名,续建校友墙“桃李溪”收录校友68632名。
拓宽视野,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柔性引进王檀、罗浩铭等7位专家学者,引进博士2人。胥晓丽教授为团队负责人的口腔医学专业教师团队荣获第三批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李妍教授获评2023年“吉林好人 最美科技工作者”、张丽卓教授获评第三届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薛百吉教授获评吉林省第十九批创新创业人才,学校获评吉林省乡村全科医生职业教育科研创新示范基地。
今年以来,学校成功举办吉林省第二届眼视光行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校教师在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6项,推荐参加国赛1项;吉林省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比赛获奖2项;学生在各类国家级技能比赛中获奖26项,各类省级技能比赛获奖53项,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省级金奖5项、银奖11项、铜奖21项,在建行杯第九届互联网+大赛中,学校共有29个项目获奖,其中省级金奖4项、省级银奖11项、省级铜奖12项,推荐参加国赛1项,无论获奖数量及质量均为历年之最。学校“视”路千里——乡村儿童青少年眼健康赋能者项目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与全省本专科院校同台竞技,首次获得该赛道的金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紧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以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艰难曲折而光明辉煌的道路上不畏风雨,赓续前行,在奔涌向前的时代巨澜中昂首阔步,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