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3上一版
 
保护性耕作让黑土地“生金”
稻花香里的 鲜美“蟹”逅
辣椒喜丰收 映红好日子
借“牛势” 兴“牛业”
中国大安盐碱地治理博物馆 揭牌开馆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榆
借“牛势” 兴“牛业”

 

●本报记者 郭梓钦

近日,记者走进通榆县十花道乡牧业养殖园,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牛舍格外显眼,一头头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通榆县十花道乡党委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乡村实际,积极推动“秸秆变肉”工程暨千万头肉牛工程落实落地,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着力打造“党建引领、产业兴旺、集体增收、村民富裕”的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

组织引领,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2021年4月,通榆县十花道乡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部署要求,主动谋划申请肉牛产业项目。由乡党委牵头,组织10个村分别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由10个合作社组成通榆县十花道乡肉牛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各类资金2704万元,打造了通榆县肉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新求变,打造“五位一体”新模式。通榆县十花道乡在全省率先推出由政府搭台,企业引领,金融助力,保险兜底,村集体参与的“五位一体”模式,真正实现了无风险养殖。通榆县十花道乡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五位一体”养殖模式,切实解决了村级发展单打独斗难题及规模化养殖发展难题,同时,增强了抗风险能力,组建了村党组织和群众共同致富的“联合体”,最终达到“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目标。

为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让更多群众受益,2022年,通榆县十花道乡组织开展“千头牛入村入户”行动,鼓励乡里群众自行养殖,并联合吉运公司为养殖户开展技术服务。目前,全乡共有50多户村民参与饲养基础母牛2789头,每头牛每年能收益6000至8000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