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彤君/文 张殿文/摄
戎装在身时,你枕戈待旦,志在沙场,报效国家是你最大的心愿;卸甲归来时,你初心如磐,投身地方建设,是你退役后新的起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双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营造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浓厚氛围,动员激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7月份以来,我市开展了“双拥白城 致敬模范”系列推介会,李鸿艳、孙林等35名同志当选“最美退役军人”,并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这35名同志是全市退役军人中的典型代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是美丽白城的建设者。作为各条战线的排头兵,他们有永远跟党走、初心不改的女兵代表;有坚守殡葬工作最前沿、甘于奉献的民政干部;有积极投身城市创卫事业、奋斗不已的卫健人;有把大爱化作行动、用温暖播撒希望的信访干部;有扎根警营、守护平安的人民警察……
这些退役军人工作在不同领域,立足于不同岗位,却展现了退役军人相同的果敢与顽强,以敬业与奉献展示出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无限风采,立党为公、服务人民,书写着无愧于军旅、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续章。
农业战线绽芳华
在全市各行各业都有退役军人,他们以军人本色在新征程上凝聚初心力量,这其中属于半边天的退役女兵也从不曾缺席。
现为白城市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的李鸿艳,在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服役时,就是一名优秀的女兵。退役后她被分配到市农业部门,依然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取得突出成绩,再展女兵风采。
自2018年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李鸿艳作为此项工作的负责人,积极组织推广“吉农码”注册,全市注册审核总人数近7.3万人,位列全省市(州)第二名,有效打通了“三农”服务最后100米。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李鸿艳心系群众,组织各地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在全市筹建了115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组成的队伍,使义务监督工作覆盖每一个乡镇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在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检查工作中,李鸿艳坚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水果开展速测工作。她带领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市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及种菜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中,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抽样检测。为维护节日或重大活动日食品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李鸿艳在重要时间节点,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安排各地由专人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守牢舌尖上的安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多年来,李鸿艳获嘉奖17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先后被白城市委、市政府评为“和平使命—2009”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接待保障工作先进个人,被省农委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先进个人,被农业部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执法年先进个人;连续10年被白城市委、市政府评为档案管理先进个人,并先后10次被白城市直机关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甘当0公墓“暖心人”
退役军人像满天繁星,奋斗在不同的岗位,但忠诚信念早已融进他们的血脉,奉献社会、实现新的价值。
洮北区革命公墓管理处负责人孙林,服役期间荣获2次三等功、“优秀班长”等称号。2009年退役后,孙林始终坚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刻苦专精业务,用军人的品质带领党员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日常工作和政治任务。工作中,孙林每天第一个来到工作岗位,尤其是在面对清明节、春节等祭奠高峰阶段,主动留在岗位,放弃休假、休息时间,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面对偶发的意外状况,孙林也总能冷静应对。
孙林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以实际行动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支持和赞誉。他认为作为职业墓园工作者,不仅要让逝者安息,更要带给生者慰藉,要尽最大努力用心守护每一份嘱托。
多年来,孙林多次被评为洮北区优秀共产党员、年度优秀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者,2016年被评为洮北区老城改造先进个人,2022年被评为洮北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和最美战“疫”志愿者。退役军人的光荣使命让他一直在民政爱民的道路上前行。
愿守雄魂视荣光
烈士陵园承载的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保护管理好烈士陵墓,尊重历史、告慰英灵,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光荣。在镇赉县烈士陵园管理中心,退役军人王闯从事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王闯曾是一名武警战士,退役后在管理中心工作,他虽是一名普通职工,但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肩负起工作职责,爱心播撒社会,充分发扬了退役军人的优良品质,在地方发展建设上作贡献。
2021年,他当选为镇赉县政协委员,他撰写的《关于加大镇赉县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的建议》,被评为镇赉县2022年度优秀社情民意。
有一次,王闯在建平乡长发村核查走访时了解到,附近有一座散葬烈士墓,一直由烈士侄子孙长春祭扫和管理,而孙长春希望能将烈士墓迁移到烈士陵园管理。经过王闯查阅历史档案,核对烈士信息,确定该墓为烈士孙宝龙的墓,在王闯的努力下,该墓完成了迁移,并得到了烈士家属的好评。
2022年,王闯参与到革命烈士纪念馆改造工作,他无数次前往档案馆、党史办、文史委等地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镇赉县烈士陵园一直都缺少文物和烈士遗物,为了让展陈更加丰富,工作之余王闯利用休息时间到处搜集红色物件,多次主动上门与烈士家属沟通,得到了烈属的信任和支持,有一位烈属甚至把“传家之宝”一封珍藏了70多年的红色家信捐赠给了镇赉县烈士陵园。
在王闯不断的努力搜集下,纪念馆改造完成时,红色物件摆满馆里三个展示柜。同时,他还整理并编撰了镇赉县烈士陵园宣传手册,编辑策划和制作了2部烈士陵园宣传视频和烈士事迹短视频。
热爱退役军人工作的王闯撰写的关于退役军人的文章2次被《中国退役军人杂志》公众号发表,3次被《吉林退役军人杂志》刊发。多年来,他积极开展为烈士寻亲、走访烈属等工作,主动为远在深圳等地的异地烈属开展代祭扫活动。
“永葆军人本色”是王闯用行动诠释的誓言,在为烈士褒扬事业奋进的路上贡献着退役军人的力量。
“医”线初心映军魂
壮美从军路,载誉而归;走向新岗位,笃行不怠。无论是身着戎装保家卫国,还是脱下军装服务社会,大安市卫生健康局综合科科员佟金玉始终以军人作风,为单位党建工作及大安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而努力奋斗。
服役期间,他是优秀士兵,荣立过三等功,还先后获得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总装备部优秀士官、学习成才先进个人等荣誉。退役后进入卫健系统工作,他服从组织分配,兢兢业业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以行动证明了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大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佟金玉主要负责大安市慧阳街道卫生城创建的全面工作。全新的工作、陌生的业务并没有难倒他,他白天深入到慧阳街道各小区、街路实地了解情况,晚上加班整理汇总,查找存在的问题。通过细致的工作,使他对慧阳街道的实际情况、每个点位了如指掌,成了活地图,在学好业务的同时,还能指导各包保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
2018年,佟金玉刚接触创卫工作时,辖区内脏乱差现象尤其突出,小区弃管多年无人管理。面对这种情况,他决定推行网格化包保模式,解决存在的问题。模式推行后,小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很大改观,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他还在辖区推行街长制,积极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在辖区内开展集中整治临街商铺不规范经营等问题,市容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根本保障。
部队的摸爬滚打,地方工作的历练考验,让佟金玉的思想更加成熟,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的意识更加深厚,他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退役军人投身社会建设的时代精神风貌。
春风化雨为济民
信访工作,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爱民情怀。群众上访,无不关乎自身利益和权益,也无不希望信访部门能够给出一个“说法”。在信访的岗位上,如何能不负众望,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走上信访岗位的退役军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白城市信访局领导专办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包海涛,在退役后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信访局工作,他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为一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信访干部。
服役期间,包海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争当训练场上的排头兵,多次获得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退役来到信访岗位,他分外珍惜身为退役军人的这份光荣,主动熟悉工作业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迅速成长为信访工作的行家里手。
为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包海涛结合当前信访工作特点,提出了化解信访矛盾“五步”工作法。一是“找”,坚持下访调研常态化,到社区、乡村、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引导群众反映诉求找对门、少跑路;二是“看”,通过综合研判,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梳理好、研判好、转送好;三是“分”,对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答疑解惑,引导群众走法律程序,实现诉访分离;四是“导”,引入信访志愿者,利用白城市信访专家志愿服务站,对特殊信访群众进行思想沟通、心理疏导,实现“事心双解”;五是“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定期督导涉事单位推进化解,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努力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这一系列举措,充分体现了包海涛实心实意想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近3年来,包海涛通过运用“五步”工作法,化解信访矛盾280余件,涉及信访群众350余人,有效解决了一些疑难信访问题。
“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包海涛的工作思路成功推动化解了涉及政法、劳动保障、医疗卫生、城乡建设、农村农业等民生领域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也获取了广大群众的信任,成为专解“信访”难题的“专家”。他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三等功。
军魂铸就从警路
正值青春入军营,身着橄榄绿;退出现役转业地方,藏蓝加身。从“橄榄绿”到“藏青蓝”,白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三级高级警长王向军,在2013年转业后就作出了这样的选择,继续守护一方安宁。
王向军来到特警支队后,充分发挥自身战训工作经验,针对支队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精准定位,创新了“三训转变”法,全面提高了队伍综合素质能力。
由“要我训”转变为“我要训”。他带领训练大队骨干科学制定训练计划,精心挑选教员,定期进行考核,充分调动起队员训练的积极性,在思想上从被动训练转变为主动训练,掀起了大练兵训练的热潮。由“自我训”转变为“联合训”。支队先后与白城长安机场、驻白部队等单位进行应急救援处置联合演练、联合应急处突演练,通过联合演练进一步巩固了实战化训练成果,有效提升了队员应急处突和协作能力。由“封闭训”转变为“邀请训”。活化训练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域内外专家开展相关科目授课,通过授课拓宽了训练内容,开拓了队员视野。借助白城武警、教育基地对指挥调度、战术队形等方面进行训练,并组织开展模拟实战对抗赛,进一步提升了队伍实战能力、单兵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王向军自2020年4月担任支队长以来,先后赴内蒙古兴安盟、吉林市完成2次大型搜捕任务,成功抓获一名历年网逃。支队在王向军的带领下,2020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2021年荣获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2023年荣获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军营练得真本领,警队亮剑卫平安。脱下军装的王向军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一个个整装再出发的动人故事,就是汇聚的一曲激情奋进的时代颂歌。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最美”就是一个标杆。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就是退役军人为民服务的“战场”。他们践行使命担当,他们赓续光荣传统,成为退役军人投身国家发展建设的典范和骨干。
“最美退役军人”的选树活动,向全社会讲述了广大退役军人“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奋进故事,以他们为榜样,凝聚正能量、奋进新征程、建设新白城。
致敬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