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田间香,颗粒归仓忙。在洮北区青山镇生产村、八家村的田野上,一台台大型的玉米收割机正在忙碌地工作,随着秋风的吹拂,金色十足的玉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田间地头的遍地金黄、农民们劳作的身影与满载玉米的农用车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金秋丰收画卷。
丰收背后,离不开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的支持。洮北区持续加强科技赋能,推广农业机械,以现代农业技术为多产粮、产好粮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保障。
在青山镇八家村,田地中收割机往来穿梭,精准地割下玉米,将一排排玉米连秸秆一同“吞”下,一穗穗玉米从收割机的储粮仓“吐”出,随后倾倒在农用拖拉机中,运输到集中区进行晾晒风干,整个过程高效有序,大大减轻了农民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作物的收割效率。
村民杨金宝告诉笔者,他今年采用了4种种植模式,总体看还是保护性耕作产量更高,他已经连续4年开展保护性耕作,一年比一年产量增加,现在一公顷地能比传统种植增加2000斤到3000斤产量。
在青山镇生产村村民郭晓光家,笔者看到金黄色的玉米个个颗粒饱满,空气中还夹杂着秸秆的清甜味,郭晓光正在忙着玉米收割的收尾工作。今年他通过保护性耕种、玉米密植、加强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融合等方式方法,全面提升了农作物单产,收割过程也是大型收割机械全程作业,摘穗、剥皮、秸秆粉碎一次性完成,既减少了农民劳动成本,又增加了种植收益。
农业生产环环相扣,良种良法相配,才能有效发挥良种潜能,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真正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洮北区农业技术人员常年扎根一线,跟踪服务农作物生产全流程,从播种、灌溉、防虫防害到收获,对农户开展“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引导农户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为他们带来农业科技新力量。
郭晓光介绍说,从春季播种、夏季管理到秋季收割,农业专家全程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教授他们如何播种施肥、防控病虫害、机械收割注意事项等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遇到问题和困难。
洮北区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把农业科技贯穿到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良种良法、农技服务到一线指导,由点到线再及面,多措并举,保障全区粮食增产丰收、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