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除身心健康问题引起诸多关注外,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睡眠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3健康睡眠新时代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指出,中老年人群“缺觉”现象严重。睡不着、容易醒、醒后难入睡是老年人睡眠困扰的主要表现。
五因素影响睡眠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睡眠不好?这可能与下述诸多因素有关。
★ 老化改变
褪黑素是人体内调节睡眠的一种激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脑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减少,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出现入睡较晚、早醒等睡眠问题。
★ 躯体疾病
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长期的治疗和服药会加重其心理负担,使其精神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而影响睡眠。当老年人睡眠差时,血压、血糖等指标的控制更差,使得躯体疾病恶化,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情绪。另外,一些躯体疾病的不适症状,也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导致其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 活动减少
老年人由于躯体疾病和体力下降,活动量减少,入睡时没有疲乏、劳累感,因此入睡较为困难。即使睡着了,也会出现睡眠浅、容易醒的情况,导致总体睡眠质量较差。
★ 情感需求
老年人群心理韧性变差,遇事容易脆弱、敏感。如老年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等会使老年人感到孤独,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老年人的睡眠。
★ 环境改变
老年人的适应能力相较年轻人差,对于居住环境的适应更慢。因此,灯光、床、空气、室内温度等环境因素均可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未完待续)
(白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