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通榆:加强地名管理服务 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杨大勇会见东北电力设计院副总经理姜伟明
我市强化“三个突出”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宣传树新风
立足产业发展 提升农民技能
洮北人保财险公司做农户的“定心丸”
图片新闻
让更多金融活水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打造风清气正服务体系
从简化社保经办流程到规范牙膏功效宣称范围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3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榆:加强地名管理服务 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本报讯(袁永峰 王志鹏 记者李政孚)自通榆县被确立为“深化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国家级试点以来,逐步形成地名管理为“经”、地名服务为“纬”的深度融合贯通的地名服务管理新局面,不断推动地名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完善地名管理模式。确立地名标志导向体系,科学合理组织编制《通榆县地名规划》,重点从地名采词及优化调整、地名标志设置、地名组团划分及名称设计和乡村地名规划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标准与工作流程;持续开展出版一本地名文化书籍、一月一期地名文化普及宣传、一年一次“品地名、忆乡愁、爱通榆”地名文化征集活动、分享一批地名知识、产出一批特色成果“五个一”活动。

科学合理命名设标。对通榆县全域地名进行系统梳理,对自然地理实体、乡村居民点、乡村道路街巷、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和乡村旅游景点等命名,围绕对原有未命名的乡村街、路、巷、居民区、乡村振兴服务点及乡村旅游和新能源产业用地等地名,对“有地无名”的规范合理命名,对“有名无标”的设置通榆特色地名标志。截至目前,乡村命名设标794个,设置国家标准街路标180个、指示牌360个,安装楼门牌13453个。

加强乡村地名采集更新。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业务宣传培训,采取“一梳理、二比对、三完善”的工作方法,将新增、修改上图的地名信息进行梳理,逐条比并后进行信息采集,查询比对图上原有信息情况进行修改完善最终上传;围绕乡村重要地名、旅游地、特色农副产品和产地、民俗文化等采编信息,形成百度百科词条。目前,已完成全县16个乡镇的兴趣点采集工作,其中上传至高德地图APP的1023个地名已全部通过审核,867个地名上传至百度地图APP,354个地名上传至国家地名信息库,均已得到导航、查询的应用。

创建“通榆智慧民政服务平台”,推广“地名+”模式。“地名+地理标志”,依托吉林省农牧业大县的实际,积极宣介以八面小米、向海鸭蛋、兴隆山豆包、新华粉条为代表的通榆特色农副产品,创响“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品牌;截至9月底,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1.3亿元,同比增长22.35%。“地名+文旅禀赋”,充分展示向海、包拉温都、兴隆山等具有旅游、生态、历史和文化特征的地名品牌,服务推动乡村文旅项目;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通榆县接待游客12.3万人次,旅游收入1.1亿元。“地名+便民服务”,坚持以民生为根本,强化服务信息推送,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利民惠民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打造两个服务平台,群众通过扫描街路巷牌、楼门牌二维码,进一步深入了解更为丰富的地名内在信息,有力解决地名使用乱象难题,显著提升地名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突破地名服务单一化,实现地名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县域经济不断实现新跨越。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