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宁
耕耘创佳绩,奋进结硕果。12月6日,由尧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生产的东北地区首台1000标方碱性水电解槽在白城洮南正式下线。
作为东北地区首台1000标方碱性水电解槽,该产品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洮南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迈出了坚实一步,这既是贯彻落实省“一主六双”和白城“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有力探索,更是政企合作书写崭新篇章的有力证明,必将成为拉动洮南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仅历时9个月就建成了年产100台套的碱性水电解槽制造设备项目。项目主要产品为1000标方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及与之配套的气体分离设备、气体纯化设备等制氢高端装备配套设备。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7亿元,利税5000万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填补了东北地区空白。
“绿氢”,是指通过可再生资源获得的、生产过程没有碳排放的氢,是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碱性水电解制氢”被视为规模化商业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绿氢”制取方法,其核心部件——电解槽是实现制氢技术提升与突破、推动电解水制氢规模化应用的关键,其性能高低将直接影响制氢效率、能耗指标及经济效益。
“碱性电解槽是当前唯一满足大规模工程应用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等优势。”据尧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总裁周佳介绍,电解槽作为一种电气转换设备,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关键装备。当其用于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时,需对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功率输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绿氢”具有干净、无碳、环保的特点,在我国各行业的减少碳排放和脱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制备氢气,还可用于汽车燃料电池以及工业和实验室的其他应用。”尧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工艺技术总监崔欣荣告诉记者。
据了解,尧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创新性中日合资企业。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该公司将继续秉持“以终端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行动结果为导向”的理念,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及其储、运、应用等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不仅能为“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将为建设北方氢谷、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尧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政说:“今天的产品下线是尧景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氢能领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的产品,将创新、绿色、共赢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在打造‘北方氢谷’的大战略前提下,为推动白城市、洮南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洮南市牢固树立“工业强、洮南强,产业兴、洮南兴”理念,秉持“父母心”营商理念,围绕夯实延展“1411”产业体系,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增大投资总量、拉动经济增长,一批科技含量足、产业层次高、发展前景好的惠民、利民项目相继落地,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产品下线仪式结束后,洮南市华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揭牌仪式随之举行。尧景新能源(吉林)有限公司与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成功签署了关于30万吨制氢合成氨项目合作协议。
该项目将依托洮南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利用绿氢合成氨技术,以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氢能合成氨产业一体化模式,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和资源综合利用,为吉林西部“陆上风光三峡”打造千亿级新能源基地和“中国北方氢谷”提供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助力吉林省“一主六双”和白城“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项目计划明年开工,总投资100亿元,年制绿氢5.5万吨、生产绿氨30万吨。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2亿元,税收1.5亿元,将为吉林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提供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