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立足检察职能 优化营商环境
防患外来物种侵袭 全力发挥检察力量
“首访全听证”解矛盾 检察办案质效再提升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患外来物种侵袭 全力发挥检察力量
——大安市人民检察院以公益履职守护生态安全
大安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外来入侵物种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 本报记者张殿文摄
 

●本报记者 李彤君

今年7月,大安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太山镇一处商砼站内长满了一种未知植物。经农业专家检验,这是一个名为黄花刺茄的外来物种。黄花刺茄,别名刺萼龙葵、刺茄、尖嘴茄,是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公布的第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快、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会严重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形成大面积单一群落,破坏生物多样性,果实含神经毒素茄碱,可致牲畜死亡。

该院立即联系大安市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全面排查了域内黄花刺茄生长的位置、范围和面积。经排查发现,大安市境内302国道太山镇至舍力镇、212省道安广镇至大岗子镇、139省道大岗子镇至龙沼镇、160省道龙沼镇至海坨乡、S516省道沿线两侧,大约有30个点位发现存在分布不均的黄花刺茄,而且最近一处点位距离姜家甸草原直线距离不足2公里。当时黄花刺茄已进入花果期,种子即将成熟落地,严重威胁草原植被和农牧业安全。为防止黄花刺茄持续破坏生态环境,该院召开外来入侵物种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并与大安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开展了清除黄花刺茄歼灭战。

根据行政机关职责,大安市林业和草原局与农业农村局对外来入侵物种有监督管理职责。该院遂向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局发出两份检察建议,并公开宣告送达,督促立即安排部署,指导各乡镇尽快开展排查和铲除工作,务必在种子成熟落地前铲除干净。为防止黄花刺茄种子成熟后扩大蔓延,建议大安市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局在15日内书面回复。同时,向大安市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住建局通报案情,提醒做好管辖范围内的排查和防范工作。

大安市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局在期限内分别作出回复。就此事项,该院与大安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局多次沟通,召开座谈会,在大安市范围内及时做好外来物种定期风险防控和排查,建立大安市范围内外来物种的监测预警、调查报告工作机制、建立事后监管标准,加大动态监管力度,多部门联动“回头看”,如果发现新生黄花刺茄的幼苗,联系相关部门及时清理。

在清除黄花刺茄部署会上,该院邀请了相关农业专家详细讲解了铲除方法、使用工具,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清除黄花刺茄。该院还联合大安市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局等行政机关雇佣大型农用拖拉机、铲车对草地、砂石料场、公路两侧的黄花刺茄进行翻耙灭治;对坑塘、地边等组织人工进行清理。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发力,将300余亩黄花刺茄全部清除。

在办理该案过程中发现,此次黄花刺茄以商砼站和物料堆放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生长,物料运输道路两侧和附近村庄也有分布,初步判断是跟随物料运输车进入大安市辖区内。针对该情况他们邀请大安市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环境局以及下辖的18个乡镇政府召开座谈会,通报案件情况,督促交通运输局加强对物料运输车的防尘苫盖、带泥上路、沿途遗撒等情况的监督,督促大安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以及各乡镇在各自管辖范围内加强巡逻,对外来入侵物种发现一株铲除一株。同时,他们联合大安市农业农村局向各乡镇、村屯发放外来入侵物种宣传单。通过村屯喇叭播放、宣传视频播放、邀请植物专家讲课等形式向群众讲解黄花刺茄的形态特征、危害和控制方法,帮助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引导群众一旦发现植株,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共同保护大安市域内植被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