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组宣)年初以来,通榆县坚持细化排查措施、强化队伍建设、完善阵地建设,助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推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细化排查措施,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县两新工委联合县市监、民政、商务、税务、工信等单位,按照“有固定经营场所、有一定数量职工、有生产经营活动”标准要求和社会组织登记数量情况,开展摸底排查,查实核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基本情况,完善工作台账,强化动态管理,明确106户非公企业和42家社会组织工作对象,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52.83%,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69.05%。严格规范“一企一档”档案信息。采取单独组建、区域共建、行业统建等模式,对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对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在党工委成员单位、乡镇街道中选派党建指导员的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动态全覆盖。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党务工作力量。深入实施“火种计划”,跟踪指导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9人。联合县就业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举办线下专场招聘会3场,利用“通榆就业”“96885 吉人在线”云平台微信公众号关注人员多、社会影响广的优势,面向社会在线推送就业岗位信息85期,线上专场招聘会52场,累计招聘职工30余人。整合各类职能部门的服务资源,组建科技、金融、人才、法律、财税、党建6类“发展服务团”,采取预约式、巡回式、结对式服务模式,对重点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点对点”服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30余件。
完善阵地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整体推进”,探索“1+2”工作模式,以县电子商务中心为支撑,非公党建指导服务中心、开发区火炬党建指导服务中心配合辅助,通过设置“众创空间”,无偿为志愿入驻的初创企业提供经营场地和基本办公设备。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政策咨询、创业辅导、商务洽谈,搭建平台、提供支持,采取专题培训、专题宣讲、集中自学等方式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5次、专题宣讲30余次,两新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20余次。持续开展新建党组织“一建五送”和助企纾困活动,已为10余家党组织送去党旗、党刊、标牌等党建物资,有效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