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良田”建设,深入做好“藏粮于地”。加强耕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展黑土地用养结合等综合性农机、农艺措施,开展好耕地质量提升,退化耕地与生产障碍耕地治理、土壤普查、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等。同时,继续鼓励耕地承包者进行耕地基础设施自我投入,加强改造,促进耕地地力提升。持续加强农田水资源利用环境建设。继续做好河湖连通等工作,提高河湖泡塘的蓄水能力,为枯水期的合理用水需求提供保障。落实好耕地质量提升方面项目。持续保持保护性耕作面积,全力推动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大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同时,继续推动测土配方施肥普及、水稻侧深施肥等新农机应用技术在基层普及推广应用。
继续发挥科技增粮作用,推动科技合作,落实好“藏粮于技”。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提高乡、镇、村在耕地、种子、农业技术综合应用上的能力。持续加强水肥一体化工作,提高水肥利用水平。通过加强科技合作提高种业技术水平,继续提高良种覆盖面积,优化品种结构。加大绿色防控力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扩大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增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