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试点,找到养老资源与养老需求的平衡点。一是开展乡镇福利院社会化经营的试点工作,逐步调整福利院的公益类别,全面提升福利院资源利用率。二是引导、鼓励农村企业家投资或使用自有财产建设养老机构,在土地供给价格、税收、承包费用、床位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同时,建立养老机构信用评价体系,设置年度利润上限,保障老人享受的服务不缩水。
多措并举,找到机构养老与家庭伦理的平衡点。一是延伸乡镇福利服务机构和“养老大院”的辐射半径,为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弹性”养老服务,让老人吃在机构、住在自家,只购买养老院提供的基础服务,减轻养老负担。二是部分家庭可通过出租闲置资产等方式交换养老服务。三是普及机构养老的必然性和养老机构的服务性,消除老人及家属的抵触心理和不信任感。
形成合力,找到专业服务与多元需求的平衡点。一是利用空编招聘专业人才,逐步提升乡镇福利服务机构的队伍水平。二是融合、保持农村养老、医疗机构能力,利用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医养结合机构。三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当过村干部、教师等老党员为核心,发动一批低龄老年人、留守妇女等志愿者,以“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组建亲属、护理员、志愿者、机构工作人员四位一体的护理人员队伍。四是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护理、应急、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提升现有队伍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