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赫)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三化”并举,推动棚膜经济加快发展。
坚持规模化发展。把发展棚膜经济列为市县“一把手”工程,持续加大推进力度。2023年,全市新建棚室4936.3亩,完成省下达任务114.8%。累计建成30亩以上棚膜园区89个,棚室总面积达到11.64万亩,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注重特色化发展。把棚膜经济纳入全市“双带七增”模式,全力打造特色产业。统筹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休闲采摘等经营业态,打造洮北区青山镇黎明村现代农业等特色示范园区28个。
突出多元化发展。把棚膜经济作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落实全省“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综合采取“群众自筹+政府补贴+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农户运营”等方式,全面抓好日光温室大棚、标准化塑料大棚、标准简易棚建设。全市从事棚膜经营生产农户达到6.1万户,实现经济产值15亿元,户均增收2.4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