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青春热血为生命续航
通榆县新型农业主体联合会
强化服务职能助力乡村振兴
上门服务解民忧 贴心服务暖民心
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冬闲人不闲 加工车间生产忙
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青春热血为生命续航
——我市“00后”大学生郭万源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
●本报记者 薄秀芳 文/摄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郭万源。
 

有一种爱,无关亲情却有人能以命相救;有一种爱,无关远近即便飞越千万里终能抵达。1月8日,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四学生郭万源,作为吉林省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第166例、全国第16724例与患者骨髓匹配成功的捐献者,成功帮助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燃续生命之灯。近日,记者在白城郭万源的家中对他进行了采访。

“在我看来挺平常的一次捐献,却引来了大家的关注。因为从小我就跟随奶奶做公益,助人是自然而然的事。为他人点燃生命的希望,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郭万源是个阳光大男孩,他青春的脸庞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学期间,他因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学院的“奉献青年”荣誉称号。

2002年出生于白城的郭万源,生活在和睦、幸福的四口之家。父亲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奶奶李书艳是我市资深的爱心志愿者。在奶奶的带动下,郭万源和父母经常一起参加公益活动。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郭万源,郭万源常将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捐出来献爱心。有一次,由白城爱心社发起的为本市白血病患儿捐款活动,郭万源把存了好几年的零钱都献了出来……步入大学后,郭万源依旧利用假期,跟随奶奶和父母到敬老院探望老人。郭万源说:“看着那些老人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有时泪水便情不自禁地从眼眶中涌出,希望自己能为这些老人多做些事情。”

清澈的爱,就这样融入到郭万源年轻的血液和生命中,让他在奉献大爱的路上有底气、有勇气面对选择。2022年假期,读大学的郭万源在奶奶和父母的陪伴下,参加由白城中心血站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就是在那次,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023年10月,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和毕业论文的郭万源接到了吉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得知这一消息,他爽快地答应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顺利完成高分辨和体检环节……郭万源此举也得到了父母和奶奶的支持。

此时,坐在郭万源身旁的奶奶有些激动地说:“我孙子能救人生命这是件大好事,我们全家人都支持。”1月3日,郭万源的妈妈赶赴长春陪他做捐献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1月8日,是造血干细胞的正式采集日。一大早,年近八旬的李书艳在儿子的陪伴下,坐火车赶到长春为孙子鼓劲加油。在当天采集过程中,充满活力的生命细胞从郭万源的身体中源源不断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历经4个多小时的采集,数百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顺利采集完成,随后交由指定的志愿者送往受捐者的城市。郭万源在新年伊始,用青春热血书写了大爱之歌。他成为其就读的长春师范大学首位“0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而由此,一场关于生命的大爱传播才刚刚开启……

“亲爱的骨髓捐献者:您好!我是患者的儿子,在这里我想以最诚挚的心情向您表达我最深切的感谢和敬意。您的善举不仅让我父亲有了新的生命,还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您的坚强和勇敢,让我深感敬佩……您的无私奉献和善良的行为激励着我,我会将您的善举传递下去,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您一样成为一个给别人带来希望和温暖的人……”一封信纸上写满了端正的钢笔字,字里行间是满满的敬意与感恩……根据捐献的相关规定,捐献者和受捐者遵守“双盲原则”。即便如此,无私的爱和生命的暖流如奔腾的江海澎湃涌动,倾泻而行,温暖着世间。

完成捐献的郭万源于次日返白,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目前身体已完全恢复。郭万源说:“这次捐献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虽然错过一次公务员考试,但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是值得的。”接下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普及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帮助更多的患者重获新生。

郭万源以无畏无私的大爱精神,诠释了“00后”的善良、勇敢与担当,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他人生命的曙光,用无私的大爱把生命之花润养,愿他在未来的岁月中书写出更美的人生乐章。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