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面塑传承 一路生花
加强火灾隐患排查 筑牢安全“防火墙”
寒冬腊月送温暖 走访慰问暖人心
廉洁春联送祝福 风清气正迎新春
图片新闻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迎新年 写春联 送关怀
市场如何保供?怎样促进节日消费?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24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塑传承 一路生花
——记白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海军
李海军正在进行面塑创作。
 

●本报记者 薄秀芳 文/摄

每天早8时,是白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海军经营饭店最清闲的时候。2月4日,为迎接记者的采访,李海军特意起了大早,将店内当日所需的食材都准备好,等待记者的到来。

都说谋生是人间烟火,而创作是热爱,更是诗和远方。为谋生与创作两不误,李海军把面塑创作室挪到了店里,这样他可以在食客不多的空闲时进行创作。说话间,只见拳头般大小的一团面,经他一番娴熟的揉、搓、捏、挑、压等技法,《水浒传》中绰号“鼓上蚤”时迁的脸,就维妙维肖地呈现在记者眼前。

身为70后的李海军,出生于大安市安广镇。2022年12月,他的“李氏面塑”被评为白城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本人被评为代表性传承人。

面塑俗称面人、江米人。历史上,民间有逢年过节用面粉捏面鱼、面人等习俗,由此产生面塑艺术。李海军的面塑手艺是祖传的,他是第四代传承人。李海军说:“祖辈最早捏的面塑都是传统的、可以食用的花礼馍、面鱼等,用来庆祝节日或是重要的日子。有了这手艺,在过去可算得上‘能人’。”在他懵懂时,就眼见奶奶那双巧手捏出的各种小动物、花、草等面塑作品,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饱口福。于是,李海军自六七岁起就和奶奶学习这门手艺,数十年如一日。如今,李海军捏的面塑作品愈发灵动而有新意。

在店内前厅的一个展示柜内,摆满了李海军的面塑作品。有美髯忠义的关公和神态各异的水浒好汉,有神情威武、目光烔烔的《四大天王》和慈眉善目的老寿星……他的每件面塑作品都赋予了更传神的人物内涵。

据李海军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面塑是用面粉、颜料、防腐剂等作为原料制成面团的,这样的面塑作品较他奶奶当年的面塑在保存期上要延长很多。大的面塑作品可用来观赏,小的可作为玩具。这是传统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更为自己未来的创作增加了信心。

业精于钻,方显卓越。细观李海军的面塑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塑造的人物形象造型夸张却恰到好处,形神兼备、性格特点突出,栩栩如生。2022年,李海军的作品《立式关公》被白城市博物馆收藏;2023年8月,创作的《四大天王》等作品被吉林省版权局认证版权作品。最让李海军欣慰的是,2023年他应白城职业技术学院邀请,成为该校非遗文化进校园客座教授,为学生讲授面塑非遗文化技艺,这让他看到了面塑更光明的未来。

采访间,不时有订餐电话打进来。李海军则立即到后厨麻利地做好并打包,随后由外卖骑手取走送餐。虽然生活有些忙碌,但李海军的眉眼间满是欢喜,那是发自内心的踏实和幸福。李海军的女儿也是个面塑迷,从小就有绘画天赋且手巧心细,善于观察。在李海军的培养下,女儿目前已能独立完成面塑创作。不过为了让读高中的女儿未来更有发展,李海军暂时要求女儿全力备战高考,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后有机会再深造,为日后面塑传承、弘扬面塑技艺打好基础。

关公长髯扬风茂,水浒英雄掌上出。2023年11月末,李海军的面塑作品代表白城市在成都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展出,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未来的日子里,李海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让更多的人了解白城面塑,将这份技艺传承并发扬下去。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