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其技千古 其人千古
和衷共济
饼餤——唐宋宴席上的头道餐点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衷共济

 

●马丽

“和衷”一词典出《尚书·虞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同寅协恭,和衷哉。”大意是:百工同僚彼此恭谨协作,可称作和衷了。“共济”一词典出《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大意是:苦葫芦对于人来说,不适合作为食材,只能绑在身上,作为渡河工具。济即渡水。成语“和衷共济”指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衷,形声字,从衣,中声。本义是贴身的内衣。《说文》:衷,里亵衣。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由此引申出常用义“内心”,如林觉民《与妻书》:“汝不察吾衷”。和衷,指和睦同心。

和睦同心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古人有诸多言论。《吕氏春秋》中说:“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淮南子·主术训》中有:“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中云:“心合意同,谋无不成。”《魏书》中记载了众人折箭的故事,教诲世人:“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勠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这些名言警句都在阐释一个道理:只要和衷共济、团结一心,则无往不利,无事不兴。

和衷共济最重要的是以诚相待,勠力同心。《尚书》记载,西周时期,“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在《君奭》一文中,周公引用伊尹、伊陟、巫咸等商朝贤臣辅佐君王的实例,来表达自己辅佐成王的一片苦心与忠心,希望召公与他一起继承文王、武王的遗志,谋划出更多兴周的方法,让王朝得以长久,让百姓过得幸福。召公读罢此信,甘愿和周公同心协力、共守河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