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文星文/摄)近年来,大安市立足本地畜牧业资源优势,鼓励养殖户发展马匹养殖业,把养殖马作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养殖户迈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助农“奔”上致富路。
在联合乡养殖户李志雪的养殖棚圈内,40余匹膘肥体壮的肉马正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料,有七八年养马经验的李志雪正在为他的马梳理毛发。据李志雪介绍,养马并非简单的喂养,而是要精心、精细地研究马匹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同时喂养时间、喂养量和喂养比例也要精准,这样饲养的马匹皮毛光亮,效益也可观。
该市各个乡镇分布着很多大中小型养殖户,有着多年养马经验的海坨乡养殖大户刘航,说起养马收益,他便打开了话匣子,算起了效益账。
“我现在一共养了120匹马,马的品种都是阿尔登的后代,有80匹成龄母马,还有40匹后备小母马,80匹成龄母马每年能产70匹左右马驹,马驹价格在1万元到1.2万元之间,每年纯收入在50万元以上,近几年马的行情非常好,收入都很可观。”刘航说。
据了解,大安市现存栏马匹3800匹,养马户121户,各乡镇均有饲养,以西南乡镇居多,其中海坨乡、龙沼镇、叉干镇3个乡镇存栏量约500匹。全市基础母马2100匹,种公马81匹,其中引进国外优良重挽型阿尔登、佩尔什、比利时种公马13匹。现有马匹配种技术员9人,人工受孕母马近800匹,受胎率为75%,年产杂交一代马驹约600匹,马匹价格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当年断奶马驹的价格为本地马1万元,杂交马1万至3万元。目前,大安市养马业方兴未艾,这项特色养殖产业将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