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被何种动物致伤,都要及时处理伤口,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处置,因为动物致伤不仅会传播狂犬病,还可能造成伤口感染、传播其他疾病。
第一步:伤口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的清水,交替清洗咬伤、抓伤的伤口,至少15分钟。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
第二步: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苯扎氯铵等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可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切忌用嘴吮吸伤口。
第三步:必要时立即就医。医护人员会根据伤口的暴露情况,做进一步处理,决定要不要打疫苗。
狂犬病暴露如何处置?
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级暴露:接触或喂饲动物,或完好的皮肤被舔舐。
I级暴露处置: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Ⅱ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Ⅱ级暴露处置:处置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或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组织污染,或直接接触蝙蝠。
Ⅲ级暴露处置:处置伤口,接种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狂犬病疫苗。
温馨提醒
被仓鼠、兔子等风险较低的宠物咬伤抓伤,通常不需接种狂犬病疫苗。
每次被动物咬伤、抓伤,首先都应该做好伤口冲洗和消毒处理。然后,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根据动物种类、伤口情况等决定是否接种疫苗、被动免疫制剂。
要不要打破伤风疫苗,需要结合伤口状况和自身免疫情况等进行判断。
(白城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