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次“中法相遇”
杨大勇调研高标准农田建设
及水肥一体化应用工作
市政协党组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并开展集体学习
守护生态安全要打持久战
洮北区:农业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我市道路客运市场整治见实效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洮北区:农业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于天慧 摄影/报道
工人在采摘车厘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时下,走进洮北区青山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大棚里,车厘子树郁郁葱葱,黑红色、浅红色、粉红色的车厘子掩映在翠绿的枝叶间,一蓬蓬、一簇簇,如珍珠,似玛瑙,晶莹剔透、惹人垂涎。

“这里栽种的车厘子,口感好、糖分高、外观亮,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园区工作人员介绍,“到了车厘子成熟的季节,每天都会吸引许多周边地区的游客入园体验采摘。”

示范园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务工就业的好机会。正在车厘子大棚内忙碌的杨玉文说:“在这上班不仅离家特别近,每月还能挣1000元左右的零花钱,更能为自己村上的产业帮帮忙,让大棚里这些果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青山镇生产村的甜瓜大棚里,党支部书记杜尚库正查看着甜瓜的长势。早在甜瓜生长期,他就联系好了商家,提前为销售做好准备。杜尚库作为一名“新农人”,今年3月初,他就和村民栽种了3700颗“齐甜十里香”品种的瓜苗,预计5月末成熟上市。

“棚膜经济连成片,家家户户把钱赚。”现在,杜尚库的愿望不仅是甜瓜早日顺利成熟,更重要的是希望能把这份收益可观的产业带给更多农户,让甜瓜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洮北区青山镇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棚膜经济为支柱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上做文章,正逐步探索出一条产业振兴、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眼下,正值大棚葡萄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红星村福园葡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里,一片碧绿青翠,一串串刚成型的小葡萄镶嵌在绿叶藤蔓间,在阳光的照耀下透着勃勃生机,甚是喜人。大棚管理人员正抢抓农时,对棚内的葡萄“补充营养”“修剪梳理”,为今年葡萄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自2013年合作社建立以来,栽种葡萄的技术日渐成熟,效益也逐年增加。目前,葡萄大棚已发展到145栋,带动村上48户农户参与种植,合作社的分红与农户分成也逐年提高。”红星村党支部书记郑永福介绍,“我们要把合作社打造成集产业示范、休闲旅游、农家采摘等于一体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步伐。”

洮北区将沿着加快培育乡村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轨道加速前行,走出一条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洮北路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