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榆县公安局苏公坨派出所,有这样一对师徒,他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着辖区的安宁与和谐。师傅于海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刑警,以其深厚的办案功底和精湛的侦查技巧,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徒弟郭振宇是一名退伍军人,将部队中锤炼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带到了公安工作中,迅速成长为派出所的得力干将。他们师徒二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徒制的深厚内涵。
于海明自加入公安队伍以来,长期从事刑警工作。凭借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断磨砺自己的业务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后任职于苏公坨派出所,为维护辖区治安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郭振宇曾在部队服役多年,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表彰。退役后,他怀着对公安工作的向往和憧憬,毅然加入通榆县公安局苏公坨派出所,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得知郭振宇是退伍军人,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纪律作风,是公安队伍中的宝贵财富。于是,于海明主动要求担任郭振宇的师傅,帮助他尽快成长。
自从师徒二人结下不解之缘后,于海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郭振宇的传帮带工作中。他将自己的办案经验、侦查技巧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郭振宇,让他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大量的业务知识。在传帮带过程中,于海明注重培养郭振宇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他鼓励郭振宇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郭振宇迅速成长起来。他虚心向师傅请教、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各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深刻理解到公安工作的艰辛与责任重大,明白了传承与发扬公安精神的重要性。师徒二人在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同为辖区的安宁与和谐贡献着力量。
在打击犯罪方面,师徒二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他们凭借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和侦查技巧,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2023年7月21日,于海明带领郭振宇像往常一样在辖区开展巡逻工作,在走到苏公坨乡五家子村常家屯时,于海明一眼看到草原边上有自设电网,师徒二人通过细致摸排,找到了埋在地下的电瓶,立即对电网断电,经过查找终于找到架设电网的村民邸某。邸某于2023年5月20日在通榆县某劳务公司雇了两名工人在自己所承包的草原上安装电子围网,在安装时并未向所在地县(市)公安机关进行申报,也没有取得相关的审批文书,对周围民众以及牲畜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违法行为人邸某在使用时并未造成实际性的危害,且认错态度良好,积极拆除电网,他们对邸某进行了行政处罚,师徒二人的有效配合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维护治安方面,师徒二人深入社区、街道、学校等场所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他们积极排查隐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辖区的治安秩序和稳定。
在服务群众方面,师徒二人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活动,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耐心解答咨询和求助,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师徒二人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不仅感动了派出所的领导和同事,也感动了辖区群众。
这对师徒的故事,是公安队伍中众多师徒传承的缩影。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公安事业中来,共同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公安精神。在师徒制的引领下,公安队伍将会更加团结、坚强,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安全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