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大安大地绚丽多彩,生机勃发。行走在城乡,只见塔吊林立、机声隆隆,一座座厂房日渐“长”高,一条条道路相继贯通,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势推动下,大安市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一条主线,把项目建设作为永恒的工作主题,项目建设之花花开别样红:截至7月末,共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8个,是大安历史上引进项目最多、开工项目最多、重大项目最多的一年,奏响了发展的新旋律。
在项目建设高歌猛进的背后,是大安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各部门合力助推、43万干部群众共同发力的结果。
创新思路招法。项目是转型跨越的动力引擎。为此,大安在项目上争、外引、储备上做足功课。上争项目。目前,共向上申报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达9.28亿元;谋化储备项目。围绕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国家政策、“一区六园”、民生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机遇谋项目,共规划、储备重点项目300多个;外引项目。牢固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组建全市性专业招商队伍,瞄准大企业,盯住大项目,采取以商招商、亲情招商、敲门招商等方式,下大气力走出去招商,平均3天洽谈一个项目,使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签约。截至7月末,招商引资完成82.6亿元,占年计划130亿元的63.5%,同比增长19.4%。市委书记张洪军和市长何野平先后亲临大连、上海和甘肃兰石洽谈,引进了煤焦油轻质化和石脑油制芳烃两个特大项目。鑫源木塑公司董事长孙健说:“企业选址建厂的时候,除了大安外我还走了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地方,是大安市委、市政府的诚挚招商感动了我,坚定了我投资的决心。”
建优承载平台。大安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平台,项目就难以落地、企业就难以生成、工业更难以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举全市之力,大手笔打造规划了“一区六园”。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投资2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如今,“一区六园”成为招商引资上项目的主阵地,煤焦油轻质化、2.5产业园、鑫源木塑、汽车“4S店”、宏运热源厂、成飞叶片等21个个头大、质量好的项目在这里“筑巢安家”。“新开工项目10个,每个园区都有新开工项目,是历史上新项目开工最多的一年,加上11个续建项目,总投资多达31亿元。”经开区副主任周志远说。
优化服务环境。强化跟踪服务。市领导“一对一”包保项目和企业,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成立了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对重点项目全程跟踪、全程指导,实行“一条龙”服务;减少行政审批。取消、暂停、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81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厅”集中办理,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占地100公顷的2.5产业园,采用先进的生物菌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造。目前,建成日光大棚140栋、玻璃连体大棚16栋,试种的32栋香瓜、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等已投放市场,仅一年时间,这个集种养殖、旅游度假、餐饮娱乐和蔬菜加工于一身的综合性服务生态园就初具规模。董事长王兴国欣喜地说:“是市委、市政府、经开区和当地政府在用地审批、供电、打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才有今天的瓜果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