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薄秀芳实习生张天博)“8月初这条路就修好了,这条困扰我们多年的泥洼路终于‘下课’了!”9月1日,洮北区新华街道工人社区居民白平站在自家招待所的门外对记者说。
白平在这里开招待所有9年了,门前这路没修前是条土路,凸凹不平,雨雪天泥泞难行,刮风天尘土飞扬,令在此通行的居民苦不堪言。“这回路修好了,不仅居民出行方便,附近商铺的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一提起这条新修的路,白平心里甭提多敞亮了。
工人社区书记刘颖说起这条路,心中颇多感慨。这条路南端通往市长途汽车站和白城火车站,北端是朝阳小学,人流量很大,但由于年久失修,该路段坑洼不平,一到雨雪天就更难走了,群众对此意见极大。但苦于没有修路资金,社区也束手无策。
今年年初,市人民检察院领导深入社区走访,当了解到这里居民“行路难”的具体情况后,他们立即与市住建部门协调,申请资金项目。今年8月初,这条路开修,仅仅20多天,一条长280米、宽10多米的彩砖路就正式竣工,昔日的泥洼路变成了令居民畅行的彩砖路。
“俺搬到这里几十年了,如今这条路是修得最好的,这得感谢市检察院,他们切实解决了咱老百姓的难处。”在附近散步的一位老大爷诉说着自己的感受。
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路好走了,群众满意了,也就达到了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目的。在下步工作中,市检察机关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继续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