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更好地回应群众关切,把服务延伸到“末梢神经”?我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展“三进三联三动”活动,坚持上下联动,内外结合,打通“末梢堵塞”,破除“中梗阻”,拆掉“隔心墙”,打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组合拳。
3月31日,全市“三进三联三动”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全市1195名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带着市委沉甸甸的嘱托,肩扛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责任,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全市县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543户、信访户525户、老党员老模范535户,察民意、解民忧,以转变作风的实际行动为群众带去看得见的实惠。
走进基层服务百姓零距离
把身子沉下去,走农家,进社区,进企业,到服务百姓第一线,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市广大“三走进”干部牢记使命,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专业优势,纷纷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新举措,真正把实惠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找准切入点,情系黑土地。走进农村深入开展帮扶活动,一批涉及群众利益事情得到解决。大安市选派干部冯国春到乐胜乡永胜村任“第一书记”后,先后开展3次入户调研,同村干部一道找准村级发展的“症结”,对症开方,着眼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帮助投资修建水泥路4公里、排水沟1.2公里,帮助解决建棚膜经济园区和养殖园区资金450万元,把村里泥草房户全部纳入低保;洮南市选派干部赵国才到新胜村任“第一书记”后,帮助打抗旱井30眼,种植柳大苗500棵,有效缓解了旱情,增加了农民收入;市旅游局徐殿才帮助保胜村完善《党总支议事制度》等12项相关制度,分类梳理上访案件,现场解决1件长期上访的案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组织”。“细胞”的健康与活跃决定了社会的和谐与幸福。走进社区干部围绕“优化人居环境、小区物业管理、社会治安问题、无职人员就业、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便民服务”等内容,积极为社区群众办实事好事。他们还针对社区内残疾人、孤寡老人、
空巢家庭、留守儿童、下岗职工、特困家庭等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把关爱和温暖洒向千家万户。
大安市安铁社区“第一书记”倪晓玲发挥专业优势,扑下身子为社区服务,开展了对社区群众慢性病义诊、对身患疾病低保户、困难户免费体检、对残疾人上门就诊,排查并帮助治疗精神病患者等系列帮扶活动,百姓切实感到了干部作风新变化;洮北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建设社区“第一书记”王大力着眼于强化社区党建工作,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生活制度,党员双向承诺制度,落实了网格化党群联系制度,指导成立了社区综治工作站,设立综治办、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一站式大厅”设立了“综合治理”窗口,实现了综合管理的系统化,群众诉求得到及时解决。
洮北区洮儿河酒厂“第一书记”李平发挥党建工作者作用,通过协助企业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名册,设计安装党建宣传展板,赠送新党章、上党课、建立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镇赉县李彦忠长期蹲守玻璃厂和造纸厂,帮助企业分析破解难题,深入车间安抚职工情绪,帮助解决融资1.7亿元。
访贫问苦、捐钱送物,化解纠纷、宣讲政策,建强组织,扶危助困……“千名干部包千村,百名干部进社区,百名干部包百企”,服务群众零距离,把党的关爱送到千家万户。(下转三版)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