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大安市财政局包保安广镇永富村以来,多方协调落实项目资金,修路、柴改电、扩建文化大院,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的条件。
重投入,美化家园。原来,只有村里的主街路是水泥路,村民的胡同没有硬化,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为了让百姓告别行路难,该村共投入280万元,铺设了7.5公里水泥路,实现了户户通。这还不算,还在门前屋后栽植了2万多株丁香、柏松等树木,村容村貌面貌一新。“没硬化前,晴天尘土扑面,雨天泥泞难走。现在,路平了,树多了,出来走走心情舒畅多了。”对这一变化,村民王文权感慨万千。
送文化,老有所乐。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但村民没有像样的文化活动场所,为此,该村投入80万元,新建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多功能活动场所,不仅有村部、托儿所、医务室、图书室,还建有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太阳能路灯,这里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扭秧歌的、锻炼的多达七八十人,已经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了。年近6旬的村民郑桂芝说:“每天晚上吃完饭,没事就去扭扭,既能锻炼身体,又可多认识朋友。”
柴改电,省钱省心。以前,永富村的灌溉靠柴油机井,效率低,费用大,每公顷灌溉一次需要耗费两天时间,花费300多元,用上电机井成了群众的迫切要求。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干群众所盼。去年今春,经过积极向上争取,筹集资金135万元,架设高低压线路1.7万米,建设变电台22个,柴油机改电机井37眼,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有效地解决了干旱制约当地种植业发展的瓶颈。“以前灌1公顷要10个小时,现在一推闸就好,真是省钱又省心。”种了半辈子地的孙英平对此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