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9岁的穆景林老人,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离休十几年来,坚持做好“网吧”监督工作,并带领小组成员先后帮教、挽救了4名犯罪未成年人,还帮助11名失学后重返校园的学生,受到街坊邻居的赞誉。
2004年,镇赉县关工委成立了文化市场义务监督队,穆景林被聘任为队长,这支118人的监督队把全县22个“网吧”绘制成地图,人手一册,建立了11个分队,每个分队监督2个“网吧”、联系一所学校。十年来他和队员们明察暗访“网吧”1180多次,规劝490多名未成年人远离“网吧”,阻止960多名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2008年穆景林老伴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他与老伴相依为命50多年,真想整日护理她,但一想到泡在“网吧”里的孩子,就心急如焚。于是花高价雇佣保姆照顾老伴,3年花掉了3万多元,仍坚持与队员们检查网吧。一次在检查中发现一名13岁的男孩睡在网吧里。他感到奇怪,又很心疼,叫醒了解到,男孩父母离婚了,父亲没有工作、不知去向,把他扔在家里已经一个多月了,他也没有上学,听到男孩说一整天没有吃东西时,穆景林为他买来了吃的,并把他送回家。为了找到孩子的父亲,穆景林到处打听消息,通过黑鱼泡镇关工委提供的线索,终于在乌兰浩特找到了孩子的父亲。之后他又到学校联系老师,使孩子得以复学。
2005年县关工委成立了关爱工作团,社区建立了帮教小组。穆景林任组长。6年来他带领小组成员先后帮教、挽救了4名犯罪未成年人,现在他们都已长大成人,没有一人再走上犯罪路。这几个孩子都是失学后流入社会逐渐走上犯罪道路的,为了在生活上、学业上、工作上帮助他们,他先后捐出4300多元,使他们浪子回头,痛改前非,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有一个小孩6岁时父亲因盗窃被判刑,母亲改嫁。孩子与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庭没有收入,孩子从10岁起就走上了偷摸拐骗的违法犯罪路,多次被公安机关抓获,屡教屡犯。穆景林和帮教小组的“五老”开始了长达6年多的帮教工作。为了帮助孩子复学,他拿出300多元为其买了学习用品,并找到学校领导沟通协调,为孩子争取回归校园的机会,通过几次努力,这个辍学8个月的流浪儿得以复学。为了解决孩子的生活来源,穆景林与社区领导联系,为他和奶奶办理了低保,并筹集资金帮他家买了仔猪,联系10家饭店供给猪食,这样每年可卖2-3头猪,让孩子和奶奶的生活有了着落。
十年来,穆景林用他的亲身经历在机关青年中,在学校、军营甚至幼儿园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30多场,收听人数达2800多人。这就是穆景林,一位肯为下一代付出真情、付出辛劳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