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涛陈宝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美育人氛围,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校园精神为灵魂,以物质为载体,以行为为实践形式,在学校管理中,以长远眼光提出文化领校战略,并认真实施思想文化引领工程,全面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硬件建设,营造优美育人环境。学校抓住机遇,征用了东墙外13万平方米土地,与老校区合为一处,解决了校园面积不足问题,同时完成了校园建设规划设计,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以来,新建了学生第七公寓、第二食堂,硬化和铺设路面约4万多平方米,新增草坪面积5000多平方米,校区全部使用太阳能灯和滴灌技术。改造应用地源热泵,对家属区供热进行了分户改造,扩容改造了电力系统,维修改造了旧公寓。争取10余项财政专项资金,增加教学实验设备。学校校园环境优雅,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一年四季都别具特色,景色宜人,与文化长廊、宣传栏等交相映衬,形成了“喜有绿荫伴书香”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目前,校园绿化面积已达到60%,被评为“绿色生态校园”。在节能环保、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已走在全省高校前列。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实训楼项目接近竣工,下半年将投入使用。投资1200余万元标准的塑胶运动场以及10个篮球、排球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内还建有桃李园、杏园、鹤园、雁园、百草园、莲子湖等景区,园区中矗立有李时珍、华佗、张仲景、白求恩、南丁格尔等名人雕像,各具深刻内涵。这些文化设施和各种装饰,为师生学习工作营造了良好环境。
加强软件建设,强化育人功能。多年来,学校秉承“自强、厚德”的校训,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技术技能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博学笃行、敬业惠生”的教风;“学知问识、明辨慎思”的学风;“和谐、进取、务实、创新”的校风。这些大学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学习和践行活动。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种赛事活动,在省教育厅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学校选送的三个民乐演奏曲目,分别获得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在全省高校位列前茅。组织参加省教育厅等五厅局举办的“爱我中华,心系国防”大学生演讲比赛获得优胜奖,有5名学生注册成为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等,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学校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社团文化艺术节。今年9月,学校还邀请白城市文联作家团,针对学校校园文化进行了采风活动。通过邀请名家名人,积极建言献策,既是对学校文化领校战略、思想文化引领工程的宣传促进,同时还搭建了市文学艺术界与校内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大学生文学素养,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为促进学校与时俱进快速发展,培育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的、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现代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学校全面加强宣传思想建设。学校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据初步统计,近三年来,每年省市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学校都达100余件(次),国家教育电视台《高校之窗》网站、省教育网站、省文明网站多次采用学校信息,有些报道还先后被新华网等中央媒体转载,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学校网络中心被授予2012年省级“青年文明号”,学校被授予2012年全国高校系统宣传信息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工作成为扩大学校知名度、展示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