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的一场洪水,曾让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岭下镇一片汪洋。如今,滔滔洪水已逝,漫漫严冬将临。11月1日,在洪水灾害后的第115天,记者再次来到当初受灾较重的岭下镇岭西村,看望洪灾发生后记者遇到并一直关注的一家人,在当时的几乎同一地点,用镜头记录下岭西村和岭下镇受灾群众生活的变化。
在之前的一天,白城市区下起了细雨,而岭下镇岭西村飘的却是轻雪。
记者赶到岭西村马泽意家时,晴空一碧,阳光耀眼,但空气中仍能感到一丝寒凛的气息。村道两旁,一幢幢粉墙蓝瓦的新砖房陆续完工,大部分受灾群众已迁入新居,还有一些人,在为搬进新房做着最后的准备。
“看,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年近五十的马泽意站在新房前喜笑颜开。“党和政府给我们补贴4万,我们自己再想法筹了点钱,大房子3个月就盖起来了,太快了。”
马泽意的新家彩钢瓦、全砖房,90多平方米,阳光从窗中照进来,明亮又温暖。
7月8日那天凌晨,睡梦中的马泽意被邻居家的孩子叫醒:“二姨,快跑啊,水来了,你们还睡!”那撕心裂肺的喊声让马泽意至今记忆犹新。“我们赶紧起来,发现水已经进当院了。一家人没敢开门,从窗户跳出去,趟着齐腰深的洪水跑到邻居家,上了他家的砖房房顶。我儿子舍不得家里的东西,把冰箱、彩电、化肥种子什么的都折腾到炕上,寻思淹不着。结果他刚爬上邻居家砖房房顶不到十分钟,我家的房子就倒了,我当时脑子‘嗡’的一下,想,这回啥都没了。”
马泽意家的土房盖了有二十多年了,她对这房子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是她年轻时和老伴上山挖药材、赶小毛驴车拉脚,苦巴苦夜攒钱盖起来的。
“忍不住啊,眼泪不停地往外冒,多年的心血就这么没了,往后日子可咋过啊。”很快,救灾的船来了,马泽意抱着小孙女儿上了冲锋舟。她回头望着淹没在洪水中的家园,看到了一幕让人心酸又略有些滑稽的场面,一只猪为避洪水跳到了院墙上……船上的人们看着那只无助的猪,没有人笑,目光都很茫然。
在救灾安置点,马泽意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党和政府管我们吃、管我们住,还说要给我们盖房子,帮我们重建家园。大家听了这个消息,一个个都兴奋得不得了。遭这么大的灾,要搁过去,那就得要饭去,谁能想到因祸得福,我们反倒住上了又宽敞又结实的全砖房……不管到什么时候,我都感谢党和政府。”马泽意笑着说。
刚住进安置点时,马泽意和小孙女儿都病了,发起了高烧,两个救灾的巡警送她们住进了医院。“医院院长和大夫对我们特别好,给我们准备了新被褥,吃药打吊瓶全都免费,我小孙女儿得的是肺炎,多亏了他们,可直到出院,我也不知道这些好心人的名字。”
“房子盖起来了,以后的事就好办了,家里有地,农闲时我儿子和我老伴出去打工,慢慢的就什么都有了。”马泽意一边拾掇着屋子,一边和记者说着她日后的打算,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她始终在微笑。
临走时,记者给马泽意一家拍了一张照片,马泽意很少面对镜头,显得很拘谨,她的儿子张红宝笑得很开心,张红宝说:“我们得笑着面对明天。”
图①7月8日,坐在船上,看着被洪水吞噬的家园,马泽意和小孙女儿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图②11月1日,马泽意一家在新居前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