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春英)今年以来,大安市法律援助中心结合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新举措,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法律服务,做到了高效便捷、应援尽援。
为了方便来访群众,在司法局一楼创建便民示范窗口,为老年人和残疾人开设绿色通道,提供拐杖、老花镜、放大镜、雨伞、饮水设备等便民利民设施,极大地方便了受援群众。利用法律援助网上服务平台,及时传播法律援助知识,发布法律援助最新信息,解答当事人的法律问题,与服务对象直接交流。
援助中心在发挥职能作用同时,转变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推出法律援助“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的便民服务措施,保持5056148法律服务专线畅通,对残疾人、有重大疾病者、遭受工伤的农民工、孕、产、哺乳期妇女以及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提供电话预约申请援助服务。目前已接待电话咨询100余人次、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服务2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件,并积极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服务,接待农民工法律援助咨询300余人次,受理农民工索薪、工伤赔偿案件45件,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