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头版新闻
4下一版  
大安市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称号
农田、城界、生态三条红线决不能逾越
诚实守信胜千金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寒潮天气来临
让孩子们尽享﹃科普大餐﹄
团市委举行“共青团周末文化驿站”授牌仪式暨首场爱心公益观影活动
“铁牛”欢唱丰收曲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4 年 11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牛”欢唱丰收曲
——洮北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
●孙红

    发展以民为本。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洮北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最基层,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谱写出惠农、强农、富农的动人篇章。

    惠民:政策引路,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我家今年种了10垧地的苞米,往年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春节刚过就忙着整地,一直到播种都不闲着。今年直接用免耕播种机一次进地就完成了所有作业,省去了春季整地环节,省时省力还省钱,现在苞米已经收回家了,我估计这一垧地能打3万多斤。”提起机械化耕作带来的便捷,平安镇农民曲金福赞不绝口。

    在洮北,和曲金福一样享受到农业机械化便捷的农民越来越多。

    富乡亲,暖民心。为争取更多资金,洮北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各项惠农政策,“进京跑省”是区领导和农机部门重要的“功课”,一年中他们经常奔波在这两条路上,只为让百姓享受更多实惠,2014年争取资金5400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惠及更多农民,洮北区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宣传各项惠农政策,并制定了《洮北区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办公厅相关文件要求,做到规范程序一个不少,操作过程完全公开,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阳光操作。2014年,全区累计落实补贴资金5400万元,直接带动农民购机投入1.6亿多元,购置各类农机具1790台套,惠及农民1671户(个)。

    强农:合作发展,实现农业机械产业化

    2012年,82位村民自愿成立了白城市永远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3年发展,目前已拥有1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6台联合收获机、20台免耕播种机,今年预计完成秋收6750亩,作业收入可达38.25万元。

    在洮北,像永远农机合作社这样已经形成产业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34个,覆盖10个乡镇,吸纳成员480多人,他们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力军”,可为农民提供系列化、规范化及订单式、保姆式服务,初步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生产方式,实现了连片作业,大幅降低了无机械农民的作业费用支出,提高了生产效率。截至2013年末,洮北区农机总动力达到103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4824台,配套机具55300台套,水稻插秧机1447台,水稻收割机1580台,玉米收获机1155台。全区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了76.6%,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富民:科技支撑,实现“三赢”效益

    洮北区大力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并将保护性耕作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赢”效益。他们先后在平安镇、平台镇等10个乡镇(场)建立示范点,通过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算,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截至2014年已累计推广面积达30万亩。       (下转三版)

3上一篇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