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薄秀芳)近年来,市区部分街路由于多年失养失修,路面已出现了严重网裂、基础翻浆和坑槽,个别街路排水管网堵塞不能正常排放,造成路面积水,给群众出行带来了安全隐患,也影响了城市形象。为此,今年年初,市政府决定对市区道路实施新建改造,达到城市市政设施改造、维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谐化的目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今年市区计划建设18条街路,长14709米。包括道路建设、照明、供水、排水、供热、燃气、通信、供电等工程。其中,白城生态新区8条,长7529米,洮北区、白城经开区10条,长7180米。
“我家在这路边住5年了,不管夏天天气多热,我家南窗户也不敢打开。这条路路况太差了,一旦过车,尘土扬得让人喘不上气睁不开眼。遇到雨雪天,过往车辆经常陷进坑里。现在好了,政府将这条路修成了平坦的柏油路,我们再也不愁了。”住在市区三合路北侧楼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三合路附近有一处早市,修路前,很多经过该路段前来买菜的市民都有过“晴天尘满面、雨天满脚泥”的经历,如今这条面貌一新的三合路让大家交口称赞。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市区路平工程将于2015年10月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洮北区按照统一安排,对辖区内的24条街路进行了坑槽切割,修补工作已全部完工,修补面积14778平方米,总投资280万元。人行道修补580平方米,边石调整24条街路、1200延长米。白城经开区在对市政道路设施进行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按照先警示后修补、先临时补后彻底补、先主干道、后次干道的工作策略,扎实推进道路维护工作。共修补人行步道350平方米,修补道路坑槽1600平方米,维修边石575延长米,更换破损井盖井箅420余套。同时接通中法小区、棉纺小区污水排放主管线,彻底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小区污水排放问题。
路是一个城市的血脉,那一条条平坦的道路,正是市民通向回家的路,通向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