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伟光陈宝林)又是一年供热季,白城医高专的师生们坐在温暖如春的办公室、教室里,感受着新能源带给自己实实在在的好处。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碳排放量的严格控制,先后出台了一些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寻找替代碳排放量较高的清洁能源越来越成为广大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研究和推崇的一个好项目。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经考察论证,在新旧校区近33.2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全部采用地源热泵供热系统进行供热,彻底摒弃了原有的4台燃煤锅炉,对校区供热系统进行了彻底改造,改造面积95150.23㎡。新型地源热泵采用3个机房8台机组供热,总投资1100多万元。这套系统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供热系统,其主要原理是提取利用地下水热,经设备循环提热后,将提取地下水重新排回地下,环保、经济、节能。此项技术特别适合学校使用,不但运行成本低,而且在学生放假期间可低温运行。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测试,此套供热系统在非满负荷运行状态下,室内平均温度可达到21℃。经一年的运行测算,每平方米供热费用仅为10.398元,只相当于燃煤锅炉的三分之一,学校可年节约供热资金150多万元。按照这种折算方式,学校3—5年即可节约回投资成本,是一项既经济又环保的好项目。白城医高专是全省高校中率先采取此种供热系统进行供热的学校,也是全省高校中在整个校区全部实现地源热泵进行供热的唯一一所学校。
白城医高专在重视供热系统节能减排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校内公共场所供电系统的节能改造。学校投资对校区旧有的高能耗路灯进行了改造,设置太阳能路灯、景观灯、草坪灯180盏,使校区公共照明全部实现了无能量消耗照明,节约资金,4—6年即可收回投资,已有多所学校、单位前去参观,太阳能景观灯已成为校区又一大人文景观。白城医高专还计划在建设新校区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及学生宿舍时,全部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进而实现节约碳排放量挂牌交易换取资金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