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舍力一中副校长国艳辉扎根农村教育23年,把自己的青春、智慧献给了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用粉笔书写无悔的人生。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厚的收获:他先后获得省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会工作者、白城市骨干教师和全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情注教坛锐意创新
一位哲人曾说:“人生不是燃烧的蜡烛,而是举着的火炬,必须把它燃烧得光明炽热,传给下一代的人……”在教学工作中,国艳辉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落实每一项教学任务。多年来,养成了不备课、不写教案绝不进课堂的习惯。课堂上,他总是精神饱满、和蔼可亲、严谨自然;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学生张海玲说:“国老师的课堂,师生平等,深入浅出,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国艳辉深知,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的道理。因此,只要一有空闲,他便钻研教学艺术,学校的图书室他去得最勤;开展的公开课,他听得最多。同时,积极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和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多次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级和省地级的教科研立项活动。在当上副校长以后,更是带领教师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他的《主体历史发现教学模式》被立项为大安市教育科研所“十五”科研课题;2002年,《浅谈历史课激趣教学》被评为了国家级教科研成果,同年获得白城市中小学优秀实验教案一等奖。在主管学校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3年多,学校被连续评为市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013年,学校被评为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
师爱满园精心育人
参加工作23年来,走上领导岗位后国艳辉也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有人不解,说他太傻,可他每次都会说:“我离不开孩子们,跟孩子们在一起,每一天过的充实。”对工作,他办法独特:以身教促言教——让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他用起早贪黑的行动告诉同学们求学应该要“三更灯火五更鸡”;他用业余时间的付出告诉同学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用23年如一日的态度告诉同学们坚持就是胜利……无数个早晨,他迎着第一缕阳光便站在了教室门口看早读;无数个夜晚,当别人喝茶聊天时,他仍在精心备课,只为了第二天能上一节学生喜爱的历史课。即使右腿骨折,他都没有耽误孩子们一天课程,仍然忍着疼痛,拄着双拐给学生讲课。
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不懈努力,国艳辉所教班级历史成绩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更在大安市中考中屡创佳绩。从2000年到2013年的14年中考中,九次获得全市第一、两次第二、两次第三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