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城乡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希望的田野上
镇赉县畜牧局培育新型畜牧人才
大安市国税稽查收入创历史同期新高
镇赉县竹柳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状态
大安市“四强化”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通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大安市供销社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 年 12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通榆县良井子畜牧场丹江分场袁向峰
●王中生陈宝林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正如这首歌所唱,庄稼人的根应该是希望的田野。在通榆县良井子畜牧场丹江分场,提起袁向峰,当地人都说他是丹江人的骄傲。他在农村这块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成立了良井子畜牧场第一个养殖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

    1993年,因家境贫寒袁向峰无法完成高中学业,忍痛割爱放弃了学业回家务农。2000年,他凭着自己敢闯敢拼的性格,不顾父母家人的反对,托亲戚找朋友贷了5万元,买了一辆农用运输车。车买来了不能闲着,他瞄准了畜牧市场,当时的畜牧养殖正处在低谷,人们对养殖业已不抱任何希望,但他不是。经过自己多年在周边地区观察,发现了畜牧市场发展的潜力。他开始贪黑起早跑起了牲畜运输,做起了牲畜经纪人,凭着自己多年的人脉,捞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对自己的经商之道从不隐瞒,把自己的经验向乡亲们介绍,一干就是七八年。

    这时的他已不是十几年前的毛小子了,看着乡亲们每天三饱一倒的生活,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富不算富,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一定尽我的微薄之力为家乡造一份福。

    要想富先改变思维,他首先从思想上着手,2011年成立了丹江第一个“四自”学习小组,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了解党的富民政策,向乡亲们宣传科技致富的经验,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不良风气少了许多,讲文明、树新风的事迹多了,涌现出了十几个养殖大户、种田能手、农产品经纪人等。但这还不够,离自己想象的还有一段距离,怎么办?2012年新年开始,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农村合作社的,这可乐坏了袁向峰。他到处查找相关资料,认真研究党的一号文件精神。决心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找来几个有经验的养殖户,和他们讲解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如何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本村的养殖户数,让养殖成为乡亲们的一条致富路。他的想法赢得了几个养殖大户的支持。由袁向峰牵头,组成了良井子畜牧场第一个养殖合作社。

    2012年春季,他开始筹建养殖棚舍,由于资金不足,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计划投入60万元,这60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在农村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办?袁向峰又开始忙上了,托亲戚找朋友贷了30万元,入股集资20万元,又将家里压箱底的10万元拿了出来,一个月的时间,他瘦了很多,头上也长出了白发,但他不后悔。他说,这是好事,我吃点苦,受点累不算什么,将来事业做大了,乡亲们也会受益,不图别的,就是想把乡亲们带富了,乡亲们都富了才能算富。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2年底第一期工程结束并投入使用,引进了良种羊200余只,加上原有几户的羊总数达到了1000余只。1000余只羊饲料怎么解决?他自有打算,每年的玉米秸秆农户们都要烧掉,这既浪费又污染环境,何不有效利用一下,这样农户也会得到一些实惠。他经过走访,利用秸秆发酵技术,不但解决了饲草问题,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一举两得。2013年春第一批羊出栏了,望着一车车拉走的羊,袁向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个雄伟的计划他正在酝酿,第二期工程将开始建设,2000只养殖目标,将覆盖丹江分场90%的农户,带动500多人发家致富。这不是天方夜谭,现在有党的富民政策支持,场部到丹江的公路今年也将通车,丹江湿地的项目已投入运营,所有这些利好消息对他都是个支持。他说:“将来规模扩大了,我要为自己的羊贴上自己的商标,走出乡村,走向全国,不但要丹江人富裕,还要让全场的职工都富裕。”

    2014年7月,他圆了自己多年的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下一篇4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