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头版新闻
4下一版  
我市速滑运动员载誉归来
农发行白城分行全力支持秋粮收购
确保信贷资金足额及时供应
市妇联开展巾帼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
元旦一月一日至三日放假调休
谁让商品楼﹃边建边倒﹄?
民建白城市委开展﹃献爱心送温暖﹄义诊进社区活动
通榆县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4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榆县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本报讯(赵磊)近年来,为加快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通榆县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城市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服务功能,推动了通榆的城镇化发展。

    ——围绕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建设,保障群众住房需求。自2008年以来,通榆县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完成棚改小区5个,安置居民1200户,通过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两种方式实施,争取国家资金1.2亿元,累计实施建设保障家庭住房2.6万户,极大地改善了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水平。在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通榆县还新建了商品住宅小区125万平方米,住宅建设进入到了综合开发、连片开发、配套建设、完善物管的新阶段。新型住宅小区一改传统的建筑模式,在结构、造型、色调、风格等方面都提高了档次和品位。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7年的20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25平方米。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满足了城市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

    ——加快道路建设,为城乡发展推波助力。目前,通榆县内硬化道路长度达54公里,铺装面积78万平方米,安装路灯达2983盏,路灯亮化率达95%。全面改造、拓宽了城市出入口,构筑起了纵横相连、主次分明、疏密适宜的中等城市道路主体框架,较好地解决了市民出行难问题,同时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排水供水系统建设取得新突破,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该县改造完善自来水水厂1个,日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供水管道长度由2007年的38公里增加到目前的52公里。自来水用水普及率由2007年的80%提高到目前的85%。公共供水水质合格率100%。结合新建、改造道路,建成区铺设排水管网44公里,其中污水管网39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0%,形成了畅通的排水网络,有效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

    ——供热设施建设成就斐然,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近年来,该县新增供热能力228兆瓦,供热面积由2007年的130万平方米增加到220万平方米,取得供热特许经营许可证的供热企业1家。结合“暖房子”工程建设,开通镇完成建设现有供热管网138公里,完成现有建筑节能改造130万平方米;撤并小锅炉118座;建设和完善了供热信息监管平台。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城市供热保障能力日趋增强。

    ——绿化建设硕果累累,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该县新建、改造广场2座,完善了广场绿化和相关配套功能。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由2007年的198公顷增加到目前的24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19.4%,公园绿地面积3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平方米。鹤鸣广场、鹤城广场、站前广场和体育公园,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基本形成了以广场绿地、公共绿地为中心,以街路绿化为骨架,以小区绿化和单位庭院绿化为重点,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城市绿化系统,切实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

    ——垃圾处理能力快速提升,生态建设成绩喜人。已完成新建日处理能力为170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垃圾处理率达90%。建设完善了日处理能力为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90%,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新形势,新面貌,新发展,通榆县的基础设施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一座环境优美、文明整洁、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

3上一篇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