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铺就“民心路”搭建“致富桥”
失业不失志创业立新功
连成“黄金旅游圈”旅游扶贫:将“最穷山弄”
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三推进”保民生促发展
镇赉农发行优质服务赢得客户好评
市工商局再出力举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强力法援护航助推企业发展
白城工业园区2014年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 年 12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铺就“民心路”搭建“致富桥”
——通榆县良井子畜牧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王中生陈宝林

    近几年来,通榆县良井子畜牧场党委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实施民生民利工程建设。特别是2014年以来,该场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打造美丽富庶通榆这一战略目标,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铺就“民心路”,职工群众把欢呼和笑容在“零公里”处回馈给党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良井子畜牧场党委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着眼于改善交通状况,为民排忧解难。丹江分场地处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因文牛格尺河从这里流过,每年职工群众不管春播时节买种子化肥还是秋收时节卖农作物,都要绕道100多里的包拉温都乡去瞻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场党委千方百计促成这个职工群众盼望多年的大事,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项目审批,通过“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1140余万元,在2014年5月至10月短短半年时间,一条里程25.3公里的丹江至大通线公路竣工通车。这条公路改写了良井子畜牧场的道路交通史,更改写了丹江分场、自力分场没有公路的历史,为地方经济发展开通了“金光大道”,也为发展瞻榆大榆树——包拉温都杏树林——良井子丹江湿地旅游经济圈打好了基础。丹江至大通线的开通,带动了除良井子畜牧场丹江分场、自力分场经济发展外,也搞活了借助此条道路发展的附近村屯,仅从本场受益来看,每年就可为丹江分场和自力分场每名职工增收2000至3000元,降低生活成本5%左右。

    2014年,场党委争取危房改造配套工程资金431万元,对场部驻地2.9公里道路及配套排水设施进行了修建,同时安装了64盏太阳能路灯,于10月15日全部竣工,场部驻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为畜牧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搭建“致富桥”众生活更殷实、更富足,让职工群

    大力发展牧业经济。2011年,良井子畜牧场党委针对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切实为职工群众致富出点子、找出路。经走访调研,最后确立了场牧业经济发展目标。到2014年底,全场人均养羊5只,养牛1头。良井子畜牧场草原面积广,优质草场面积达5800多公顷,并且职工畜牧养殖经验丰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场党委出台了系列促进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同时充分运用国家扶持畜牧养殖发展优惠政策,开始了牧业发展三年攻坚战。2011年底,场部出人出工,购置了一批优质种羊种牛,原有的东北细毛羊和草原红牛不变,利用新购置的种羊种牛进行杂交繁殖,同时强化管理和培训,牛羊产羔、产犊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截至2014年9月,羊存栏数全场达到1.8万只,人均达到7只,牛存栏数达到2600头,人均1头多,超额完成发展目标。以袁向峰为样板的养殖合作社纷纷涌现,像吴宝林、冷雪松养羊300至500只的养殖大户层出不穷,仅养殖这一项,全场人均收入按现在畜产品收购价格就能达6000元左右。在抓常规农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节水增粮行动”号召,2014年,筹集资金近50余万元实施了膜下滴灌项目,从项目宣传到实施,整个工作历时10个月,场党委一班人积极投身此项工作之中,工作期间不分昼夜,出动义务职工2000余人次,打井12眼,并于11月5日完成了46个单元覆盖耕地5200多亩管道铺设任务,这个项目惠及职工90%以上,为农业增产、职工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绘丹江画卷,为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打造美丽富庶通榆助力加油

    在良井子畜牧场的中部,有文牛格尺河流过,在这里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丹江湿地。县委、县政府为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将此地列为文牛格尺河洪水资源化工程规划项目,有效利用上游来水,填补地下水资源不足现状。2014年一期工程完工,第一道溢流坝开始发挥作用,形成湿地面积达4万多亩,蓄水达2000万方,湿地内原始风貌开始显现。

    2014年,县政府又投资90万元,修筑了总长50米的第二道溢流堰,溢流堰的修建为湿地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留住了水源,也就留住了生机。今年就有几十种鸟类来这里繁衍生殖,成了天鹅、丹顶鹤、大雁等珍稀鸟类迁徙歇脚的必经之地,一片原始风貌的湿地景观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前来赏光游客较往年增多。因河水冲刷拦河堤坝损毁比较严重,场党委带领全体机关干部连续奋战多日,在财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15万元对拦河堤坝进行了抢修加固,确保了沿河两岸的安全。今年,场党委对8个分场危房进行了改建,涉及职工户数116户,补助资金达174万元,受到职工一致好评。

下一篇4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