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旧可以图新,思变催生进步。实行30多年的公司登记制度,现已打破准入的“玻璃门”,并把登记改革当作简政放权的“马前卒”、转变职能的“当头炮”。2014年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于白城工商来说,是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开局之年,名副其实的改革之年、大变之年。自白城市政府《关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以来,“先照后证”等一系列旨在简政放权的措施陆续实施,新登记企业呈“井喷式”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获得社会各界的“点赞”。正如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鑫所说:“对于支持白城经济发展来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最给力的措施!白城将迎来一波创业热潮。”伴着2015年铿锵的足音,展望新的一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如何释放更多红利?改革深入后监管方式如何转变?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工商局局长杨鑫。
改革见成效“红利”已初显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潜力的重要举措。”杨鑫介绍,市工商局去年把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作为全局性工作,加强整体设计,起草了《白城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据杨鑫介绍,改革方案出台后,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企业年检制度为年报公示制度,稳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积极协调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实行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全程监管,促进了改革政策“落地生根”。
“目前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已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杨鑫告诉记者,现在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投资创业更加便利,新登记注册企业快速增长,在稳增长、促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市工商局统计,自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全市新登记注册各类企业2501户,比上年同期增长71.3%,(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