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镇农宣)解决好水稻苗床土是培育水稻壮秧、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环节。目前,镇赉县水田面积100万亩,按每公顷水稻育苗土2—2.5立方米计算,全县每年需要苗床土15万立方米,育苗床土大部分取自嫩江的河床,由于稻农连续多年取土造成可用表层几乎耗尽,且造成河床周围植被稀疏,土壤沙化,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县政府坚决杜绝任何人在嫩江滩涂地取土。面对新的形势,选择替代传统育苗取土方法迫在眉睫,针对该县水稻苗床土短缺、取土困难、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特提出如下选择苗床土方法。
方法一:选择无盐碱的山地腐殖土、旱田土(两年内未用过除草剂)、水田土。酸碱值小于7以下最好,土壤含盐最少,呈颗粒状的沙壤土。水田土和旱田土因有机质含量较少,通透性差,在配制床土时必须加入草炭或腐熟的马粪等,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一般可用80%水田土或旱田土,加20%草炭或腐熟马粪,配制床土不能用草木灰、人粪尿、鸡鸭粪或炕洞灰、房框土等含碱性的土壤,配制床土的材料要粉碎过筛,筛孔直径5—7毫米为宜。
方法二:选择水稻无土育苗基质。无土育苗基质原材料为稻杆、稻壳,具有物理性状松散、营养丰富、营养基质适中、吸水性强、通透性好等特点,既是一种栽培基质又是一种良好的土壤调理剂;无土育苗与普通育苗相比,生长迅速、生根好、根数多、根系发达、盘根能力强、百株干重高,无论从植株形态建成,还是干物质积累,均优于常规苗土育出的秧苗,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有效解决水稻育苗尤其是盐碱地育秧取土困难、床土资源短缺、减少植被破坏、育秧成本高等问题,为水稻育苗向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统一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方法三:选择水稻育苗预制板式床土。取稻壳、稻秕谷、稻草按3:3:4比例粉碎,细度为5—10毫米为宜,每500千克混合物加入100—150千克微生物菌剂和140—160千克水,然后进行堆储,进行充分腐熟、发酵,制成发酵混合物;然后将发酵混合物、珍珠岩、草炭、腐殖酸、亲水剂、多功能水稻育苗调理剂混合搅拌均匀,喷入清水使原料达到挤压成片不松散的状态,搅拌均匀,挤压成片、切片、烘干即可,其效果可达到节省土壤资源、促进稻区水稻高产、稳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