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经开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白城经开区召开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
白城经开区政务大厅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
整治环境促发展以人为本惠民生
白城经开区财政收入首破9亿元创历史新高
白城经济开发区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这一年,我们这样走过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5 年 1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一年,我们这样走过
——白城经济开发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杜力

    2014年,是白城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经济强劲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的明显成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4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亿元,增长22.2%;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9亿元,增长27.3%;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27亿元,增长16%。在宏观经济走势趋缓、换档回落的情况下,全区主要指标都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大好局面。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居前列,并获得2014年吉林省开发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一档600万元支持。

    以踏石有印的精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统一部署,白城经开区开展了历时8个月的教育实践活动。整个活动进展有序、扎实深入,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党员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精神上补了“钙”、思想上除了“尘”、公与私的界限更加清晰,对与错的标准更加明确,荣与辱的观念更加鲜明,行为作风有了较大转变。二是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得到大力弘扬。区党工委班子率先开出了有“辣”味、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勇于揭短亮丑,相互批评敢于直指要害、直戳痛处,达到了真红脸、出透汗、大排毒的预期效果。各级班子逐步形成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生动局面。三是“四风”等顽症痼疾得到有效遏制。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整顿文山会海、“三公经费”、超标配备公车、办公用房等问题。全区性会议同比下降50%、发文减少30%、三种简报全部取消;“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2%;封存超标车1辆,清理警用车牌6个,“四风”问题有效遏制。四是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大信访积案的排查化解力度,一批“钉子案”、缠访案得到妥善解决。为企业协调解决资金147万元,为群众办实事113件,“民情百度”问题112件,办结率达到95%,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五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得到切实加强。集中整顿了3个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帮助基层解决问题35个,健全完善制度34项。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投入力度,新增财政资金152万元,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全部达到了省里要求的标准。村和社区未达标活动场所建设全部完成。推行民事代办、错时上班等制度,开展“一线工作法”、“三米微笑”等特色服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六是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扎得更加紧密。坚持一手抓整改落实,一手抓建章立制,共修订建立完善制度32个。一批联系群众、民主决策、工作落实、办事公开、便民服务等规章制度得到确立和落实,有效解决了制度“缺位”、不到位问题,为狠刹“四风”提供了制度保障。

    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突出结构调整,进一步理清了由单纯抓工业向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既突出“强区之本”,更突出“富区之源”,形成了工业、服务业并驾齐驱、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了经济强劲增长和效益稳步提高。在突出强区之本上,继续加大对主导行业、骨干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积极帮助其扩能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德尔福派克、安费诺金事达电子、恒维汽配等一批重点企业技改项目先后达产见效,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带动了全区工业增产增收。德尔福派克全年完成产值达45亿元,同比增长17.6%。白城发电公司实现产值13.7亿元,税收1.21亿元。安费诺金事达电子、恒维汽配的产值分别达到2亿元和1.54亿元,增速达28.3%和99%。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74.5亿元,增长9.3%。新增税收1.72亿元,增幅达72%。在突出“富区之源”上,继续采取高调引导、高层次运作、高档次引进的措施,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增能力、上水平、打市场,呈现出旺销趋势,白城欧亚、白城烟草、风雷网络等骨干企业的营业额、税收平稳增长,欧亚购物中心全年实现销售额4.2亿元,税金732万元,白城烟草实现销售额14.9亿元,税金1.86亿元,融展汽贸物流产业园已有一汽大众、起亚、长城3家4S店先后开业,趋势向好。同时,一批区域性、战略性的商贸物流业陆续入驻,市场主体越发活跃,2014年全区第三产业总收入完成47亿元,增幅16.6%。

    以锲而不舍的韧劲,抓好招商和项目建设

    坚定实施“攻央企、引龙头”战略,以主导产业为方向,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加快同类项目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66.5亿元,增长35.3%。已签约重大项目10个,合同引资额达到20亿元。白城云计算产业园,规划部署服务器100万台,可吸引投资560亿元。目前,项目一期标准机房已建成,比特币机房服务器已有2.8万台上线运行。围绕云计算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吸引了众多科技网络和投资公司前来洽谈合作,有的已经签约,有的已经落地。新整理包装亿元以上项目22个,总投资182亿元,动态项目库中储备项目达到100个。其中云基地数据灾备中心、年产10万吨车用尿素、农机装备制造园等项目列入了吉林省重点推介项目。全年续建和新开项目总投资677.5亿元,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7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22.2%。全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已形成了开工建设一批、签约落地一批、跟踪洽谈一批、筛选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

    以精益求精的理念,实施城区环境整治

    把不断加强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软硬兼治,建管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软环境建设上,尽最大努力为投资创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充分展示了开放亲商的良好形象。加强了服务型机关、服务型经开建设,切实在“服务”二字上见真功、看实效,大力减少收费项目、收费环节,把非税收入压到了最低限,基本做到了零罚款。加强了政务大厅建设,推出了“微笑服务”新举措,让微笑服务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上;积极提供直通车、各类代办等服务,全年受理并办结各类办件1.2万件,比上年增长11%。开通了政务微信平台,通过并联审批、全程代办、节点介入等各种方式,压缩办理时间50%以上,工作效率和办结质量得到投资商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硬环境建设上,进一步优化宜业宜居的城区环境,实现了“一完善两加强三提升”的工作目标。“一完善”是,完善城区公共设施建设。投资600万元,对光明街、三合路、阳光广场人行路和5个老旧小区路面进行了硬化铺装;投资700万元,对人行步道、道路坑槽、灯光隧道等设施进行了修补、更换。“两加强”是,加强了征地拆迁和拆违打非的工作力度。全年征收土地28.4万平方米、房屋1.5万平方米,拆除违建7913平方米。“三提升”是,提升了城区绿化、亮化、净化的品位和档次。完成机场高速公路绿化2.7公里,村屯造林27公顷,对阳光广场、22条主要街路及25个绿化景点进行补植,全区绿化面积达到297万平方米。对区内主要街路、广场及景观点实施亮化,打造精品,使经开区的夜景靓丽宜人。严格执行“三位一体”保洁制度。城区陆续撤掉老式垃圾箱,采用移动压缩车、平移式垃圾站和封闭式垃圾箱为清运模式;农村实行垃圾定点投放,在各村修建了10个垃圾分类间、3个堆肥厂,投放垃圾箱592个,建垃圾池50个。城区和农村环境明显提升。

    以永不懈怠的劲头,办好各项民生实事

    民生民利民安等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城区居住条件得到新改善。制定了三年棚户区改造规划,计划改造拆迁棚户区37万平方米、2118户。目前已拆迁1641户,计划建设的58栋回迁楼开工32栋,年底前已完工19栋。完成366户低收入和低保家庭廉租房分配,帮助弱势群体实现了安居梦。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二龙新村规划建设住宅楼19栋,2014年已完工9栋,面积3.3万平方米,户数374户。承接群众诉求工作有了新加强。加强了管委会主任公开电话网络单位建设,全年承接群众来电诉求600余件,承接市长公开电话转办事项55项,做到了件件有回音、项项有着落,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上级的肯定。针对信访量上升现状,做到了教育疏导、问题解决、责任落实、依法处理“四个到位”,信访积案妥善解决。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实现新提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形成了安全生产包保责任体系。对重点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等,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重大事故的发生。累计出动安全执法力量4000多人次,对全区2100户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全覆盖、全方位的排查,查处一般隐患3200处,整改2848处,整改率为89%。社会治安取得新成效。加大对刑事和经济案件的侦破打击力度,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15起,破获侵财案件80起;打掉危害一方的恶势力团伙1个;在追逃专项行动中,抓获网上逃犯32名;新增社会视频探头180个,农村55个视频监控点、1个视频监控室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3上一篇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