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生活贫困群众的冷暖牵动着全市众多民间爱心人士的心。寒冬时节,他们住得暖不暖?他们有没有过年的用品?带着诸多的牵挂与关怀,我市民间爱心人士自发掀起了“送温暖活动”。
70爱心公益群:爱心奉献是大义
2014年12月29日,天寒地冻,北风凌厉。我市“70爱心公益群”的爱心人士们,踏上了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之旅。在洮北区东风中学上学的程世强家,低矮的土房内因爱心人士的到来骤然升温:程世强忙着给大家找板凳坐,而其正患感冒的二姨,坚持着坐起来向大家表示感谢。
记者了解到,“70爱心公益群”在群主李秋水的带动下,一直热衷于对我市贫困人群的帮扶。一个月前,随着新年的到来,李秋水就开始筹备爱心捐款活动的相关事宜,在征得群内成员的同意后,群内发起了为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捐款捐物、节前送温暖活动的倡议。倡议如同集结号,将群内成员的爱心火焰瞬间点燃。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收到群友捐赠的爱心款8400元。考虑到贫困居民的实际情况,李秋水与群友们经商议决定,将慰问分为现金与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两类,满足贫困群众的各自需求。
每到一处,受助的贫困群众都特别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这都是素不相识的老百姓自己从兜里拿出的钱,这份爱心让他们觉得特别珍贵。就如程世强的二姨董桂荣所说:谁的钱挣来都不容易,年节还惦记着俺们,真是太感动了。我要教育程世强努力学习,长大后也要当这样的好人,回报社会。
当天,在李秋水的带领下,“70爱心公益群”走访慰问了12户贫困家庭。他们为每户送去了2袋大米、1袋白面、一桶豆油,同时,他们还为特困家庭和学生捐助现金共计4300元。
白城红十字爱心家园志愿者:扶贫、助残、助学是大善
“快进屋暖和暖和,这雪后的道不好走,你们还来看我,真是太感激了!”1月4日,在洮北区林海镇熬宝村居住的刘贵昌热情地将大家迎进了家中。
年近60岁的刘贵昌由于双眼残疾,没有成过家,靠低保生活。虽然生活困难,但内心却怀有积极、感恩的情愫。一间小土房收拾得很干净,地下还种了一盆大葱,长势极好,给小屋增添了春色。
“快过年了,爱心人士让我们给你送点年货,一个人的年也要好好过呀!”白城红十字爱心家园的志愿者李书艳老人对刘贵昌说。
“真是太感谢了,虽然我眼睛不好,但心里却是亮堂的。多亏了政府和你们这些爱心人士,让我这个孤老头子吃穿不愁。我一定会珍惜今天的好生活,过好每一天,每一个年。”刘贵昌激动地说。
随后,志愿者们又为该村的聋哑人张立国及张丽杰家送去了油和面。爱心志愿者的车子驶过村道,引来了很多村民。村民们都交口称赞:看看,咱白城人就是有爱心,个人掏腰包帮助素不相识的贫困、残疾人,真是好人。
爱心志愿者于彬和肖丽这对中年夫妻,许久以来,一直是陪着李书艳等爱心志愿者进行慰问走访。不仅长期提供车辆还捐钱、出力。开车时,于彬是名好司机,停车送慰问品时,他就成了力工。其妻子肖丽是市医院急诊药房的工作人员,近段时间,她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参加慰问贫困群众活动。由于记性好,有文化,她成了带路者和记录者。肖丽告诉记者,她要把每个慰问户的资料存档、记录,这是对爱心工作的负责,也是对那些为贫困群众提供捐赠爱心人士的交待。
李书艳告诉记者,他们自2014年12月中旬至今,已为近百名贫困家庭、残疾家庭和贫困学生送去了米、面、油及助学款等,共计价值20000多元,均来自我市爱心人士的捐赠。李书艳说,为完成这些不留姓名爱心人士扶贫、助残、助学的心愿,我们多辛苦都值得。
白城人民无限的爱心如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聚成爱的江河,滋润着贫困群众的心田,是这些凡人用善举、用爱心,点燃了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