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于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的几点建议
构建现代物流产业推进白城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白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白城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于加强小区物业管理的几点建议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
关于建设白城农贸城暨农产品电子商城的几点建议
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白城工业经济发展方式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5 年 1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白城工业经济发展方式
●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委员、市统计局工业能源科科长张力恒

    一、白城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态势分析

    (一)规模不断扩大,总量首次迈入300亿元大关。2013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13.7亿元,是2008年的3.4倍。

    (二)产业竞相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规上能源、农副产品加工业两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50.3%上升至63.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从2008年的52%上升至72.9%。

    (三)加快特色园区建设,规模集群效应凸显。2009年以来,大力支持和打造以德尔福派克、金事达电气、中一精锻等公司为龙头的汽配产业园,以国药集团为依托的医药产业园,以中材集团为核心的新型建材产业园,以金升镍业为示范的高载能项目产业园等。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学研工作得到推进。到2013年末,全市重点培育正隆齿轮、四季盛宝、金塔集团、通业集团等企业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五)产业组织逐步优化,企业竞争力明显提高。近年来,白城市全力打造适合各行业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组织结构,促使企业向现代化管理机制转变,使企业发展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规模经济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二、白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低、少、小、差”的产业结构阻碍发展方式转变。(二)区域产业同构引发资源低效率配置。(三)高端要素积累薄弱减缓产业升级步伐。(四)生产性服务业滞后影响产业协同发展。

    (五)资源与环境约束限制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三、适应新常态加快转变白城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二)加强自主创新。

    (三)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四)大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强化产业链衔接,促进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给中小企业创造共同抗御风险成长壮大的平台。

    (五)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在产品设计、设备改造、技术更新、组织管理及市场营销等环节,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

3上一篇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