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民生民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大院歌舞飞扬
2014大安交出优秀答卷
电瓶车上路行驶要遵守交通规则
通榆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达标
让慈善阳光洒满通榆大地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2015 年 1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慈善阳光洒满通榆大地
——通榆县慈善总会2014年工作走笔
●周丽艳本报记者张云杰

    慈善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光荣事业。2014年,通榆县慈善总会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认真践行“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奉献社会”的慈善宗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行动指南,在县民政局的领导下,在上级慈善总会的悉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锐意创新,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凝聚慈心善举,汇集爱的甘霖,为慈善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慈善资金的募集是开展慈善救助活动的基础,是发展慈善事业的根本。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为了拓宽募捐渠道,他们积极创新募捐形式,通过广泛宣传、拓展平台,形成了政府主导、领导带头、机关示范、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各界的慈善意识。为激发公众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造势活动。通过与新闻媒体联系,经常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发展慈善事业的意义及慈善人物、慈善先进单位事迹,努力扩大慈善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让慈善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及时向社会宣传各类救助情况,传递爱的正能量。强有力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皆可慈善、人人皆能慈善”的良好氛围。

    ——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努力搞好“双日捐”活动。慈善“双日捐”是募集善款的重要形式,为做好这一工作,慈善总会认真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报告。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下,慈善“双日捐”得以顺利开展。2014年,共募集“双日捐”善款312万元,增强了慈善救助实力。

    ——推进慈善工作机构和工作网络建设,拓展奉献爱心的平台。慈善组织网络是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支撑。他们坚持以“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为目标,积极将慈善组织向基层延伸。通过积极工作,于2014年4月份在全县16个乡(镇)、6个国营畜牧林场和5个城镇社区全部建立了慈善工作站,并建立9个村级慈善工作分站。这些基层慈善工作站共募集善款10万余元,帮助54户困难群众不出社区或村屯就获得社会救助。同时,进一步畅通了社会各界爱心捐赠渠道,为一大批有爱心的家庭和社会人士提供了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

    播洒慈善阳光,彰显慈善为民本色,让爱点燃弱势群体的希望之火

    他们认真履行扶贫济困、紧急救助工作职责,大力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济困、助残、助学、助医等社会救助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用慈爱之心积极实施各类慈善救助工程。2014年,各种救助活动惠及4800户(人次),救助金额达260万元,充分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

    ——开展“慈善救助情暖万家”活动,让困难群体过上温馨的节日。2014年春节前,为确保困难群众过好春节,支出“双日捐”善款62万元,购买面粉4984袋、大米763袋,对城乡急待救济的特困户进行救助,让3000多个低收入家庭感受到了温暖。

    ——开展“慈善助春耕”活动,保证特困户及时开犁播种。在春耕播种前,为了帮助部分农村特困家庭解决春耕生产的难题,投入善款50万元,购买了玉米和高粱种子,按每户500元标准,为8个乡镇的1000户困难家庭解决了春耕难题。

    ——开展慈善助学活动,将爱洒向寒门学子。其一,资助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完成高中学业。他们高度重视项目引捐和争取外援工作,继2013年通过省慈善总会接受韩国衣恋集团出资45万元,在县实验高中实施“衣恋阳光班”慈善助学项目、资助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就读高中基础上,2014年7月又积极协调,与省慈善总会、通榆县实验中学共同签订了2014年《“衣恋阳光班”助学项目合作协议书》,再次争取了45万元的助学资金,使得50个品学兼优但因家庭贫困而无力进入高中的孩子们圆了读书梦。同时,完成2013年、2014年“衣恋阳光班”慈善助学项目的电子数据录入工作。其二,资助当年考上大学因家境贫困而无法就读的学子。开展了“慈善救助圆梦大学”活动。2014年8月14日下午,举行了2014年“慈善救助圆梦大学”助学金发放仪式,共筹集善款23.8万元,为138名寒门学子每人提供了1000元或2000元的助学金,并为他们准备了外出读书必备的旅行箱。及时雨般的救助,让这些学子们原本举步维艰的求学路上充满了温暖、洒满了阳光。其三,为支持该县教育工作,支出40万元用于校舍维修及特困中小学生的救助。

    ——开展慈善救助活动,为贫困弱势群体送去“雪中炭”、“及时雨”。他们建立了公正、透明、持久、稳定的帮扶救助机制,通过搭建爱心救助平台,在贫困弱势群体因灾、因病、因祸或遭遇重大突发性事件而处于最艰难的时刻,对他们予以及时的救助,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党委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情。一方面,大力开展助医活动。为解决贫困患者看病难、看不起病的实际,他们施以爱心,为78人次提供了16.9万元的医疗救助款。此外,积极落实省慈善总会的“慈善光明行”项目,协调省人民医院为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五保户及其他特困家庭中患有白内障的43名患者实行了免费治疗,共减免治疗费用21万余元。积极与吉林心脏病医院联系,宣传落实“吉青·吉心工程”,对19名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贫困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全额免费治疗,为这些困难家庭节省了100多万元的医药费支出,真正为百姓做了实事、好事。另一方面,实施临时救助。全年对因灾、因祸及遭遇重大突发性事件的451人次实施了救助,发放救助款51.2万元。此外,2014年8月还为城乡42户倒、危房户拿出善款21万元,资助他们维修房屋,保证了他们居住安全。

    慈善的甘霖雨露,浸润了贫困群体干涸的心田;慈善的阳光,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群众的心;慈善的救助,点燃了贫困家庭的希望。通榆慈善人用仁德善行之心,为需要帮助的人撑起了一片蓝天。用行善积德之举,构建了和谐、温暖的美好人间。大爱无止境,慈善永无期。他们表示,要再接再厉,以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慈善事业体系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慈善模式和载体,努力推进慈善事业快速发展,让慈善阳光洒满通榆大地。

3上一篇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