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庄庆先陈宝林)通榆县鸿兴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加强两级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为关键,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通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较好地完成了2014年各项工作任务,在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建设。该镇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领导班子成员勤政廉洁意识,做到忠告早提、警钟早敲、关口前移、防微杜渐。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与各层面谈心交心61人次,解决基层组织建设、班子建设、党员生产生活等方面问题12个。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全镇共为群众解决民生实事22件,健全领导包村制度,制定了《千分联酬考核制度》,下派党建指导员10人,切实加强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让干部带着责任下基层、带着感情贴民心、带着措施解难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提升工作能力。一年来,为东风、明月、花园3个村新建党员活动室3处,总面积达270平方米,全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均达到140平方米以上。全镇10个村聘任“民情百度员”44名,下发民生服务手册2500册。通过“手牵手家园行动”,组织党员干部与175户贫困户牵手,捐助资金6万余元,捐助物资折合人民币10万余元。为东风村向上争取到20万元谷子种植项目和20万元养羊项目,建成500平方米文化广场,扩建活动场所80平方米。2014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4人次,解决问题22件。开展了纪律作风大整顿,通过整顿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和法纪意识,对违反党纪的党员干部严惩不怠,处分党员干部3名,其中大案1件。
加强“项目支书”队伍建设,把支部书记创业上项目纳入到基层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中来,确定项目投入指标,每名“项目支书”年投入不少于20万元;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的不挣浮动工资,对于积极创业的村支部书记所上的项目优先批给用地,并协调银信部门优先提供贷款;把3名年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支部书记当作典型,在全镇进行推广,对照先进找差距,从而激发各个支部书记的创业激情,全镇10个支部书记都有致富项目,共带动1023户村民致富,帮扶贫困党员95人。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到2014年上半年年末,该镇在工商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63个,其中种植业合作社20个,养殖业专业合作社43个,带动农户1200户,占总户数的40%,合作社经济总收入2400万元,占总收入的20%。2014年还投入建设资金800万元,新启动建设项目3个,整合项目资金600万元,参与主导产业农户2300户,示范村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定单农业、避灾农业,积极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服务和保障。2014年,紧紧围绕节水膜下滴灌工程建设,打抗旱井58眼,农网进农田项目实施1320亩,实施膜下滴灌工程154个单元,共计2万亩,实现全镇膜下滴灌面积7万亩的目标,占全镇耕地面积的60%。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五大园区建设,一是抓好以青山、花园、绿化3个村为中心的辣椒园区120公顷,园区收入360万元;二是以花园村为中心的西瓜套种美葵园区70公顷,在市场价格不景气和受灾的情况下,园区收入达到140万元;三是以绿化村为中心的甜玉米种植园区280公顷,园区收入实现280万元;四是建设玉米种植园区5000公顷,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园区收入达到7500万元;五是建设高产稳产绿豆园区2000公顷,园区收入实现2000万元。五大园区引领了全镇农业发展,实现了种植结构的有效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万元。围绕项目促增收。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促进村集体增收。2014年,组织各村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合计1055万元,其中花园村争取项目资金240万元建设现代化羊舍,实施47万元养羊项目,采取集体和个人股份制经营,村集体年收入15万元。在项目的带动下,到2014年年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80%以上,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