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为小年。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向玉帝汇报百姓一年所做的善行恶行,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上天汇报,一定要敬重,于是,汉族习俗就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王。
在小年这一天,还有贴春联、扫尘土、剪窗花、洗浴和婚嫁等习俗。小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汉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还有就是婚嫁,过了二十三,汉族习俗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人还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传统习俗,小年才过得精彩,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