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峰)鳞次栉比的高楼、笔直宽阔的街道、花团锦簇的广场……2014年,大安市以建设滨江园林城为目标,加大投入,增强承载功能,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路网畅,百业兴。改造扩建街路6条15万平方米,完成市区14条主要道路的春季灌缝3800平方米;完成了供热管线挖掘道路路面铺装1万平方米;新修改建排水及供热管网3.2万延长米。一条条联通南北、横贯东西的城市“血脉”正在延伸。
安居才能乐业。以城市改面貌、群众住好房为宗旨,下大力气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暖房子”工程、廉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四房”建设,完成33.8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3万人,市政府连续四年被评为“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先进单位”。
绿化、亮华是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全力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共栽植云杉、银中杨、白桦、水曲柳、糖槭、黑松等树木花草43万株。经过不懈的努力,人均绿地面积已达18.1平方米。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让老百姓倍感幸福。还新装路灯390基杆,对全市3000盏路灯进行维修和维护,小城更加迷人。
供热、供水、供气关系千家万户。在做好设备维修、煤炭储备的基础上,还投资5800万元,新建热源厂1座,安装100吨锅炉2台、铺设供热管线30公里,确保群众住上暖屋子;投资2.6亿元实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完成改造泵房18座,二次供水管线14.5万延长米,水表出户4.5万块,小区二次供水及环境改造工程深得民心,群众对这一德政工程拍手称快。
三分建,七分管。大安市开展了“城市管理会战”,城管执法、交通监管、环卫保洁和“五供”服务大幅提升。城市保洁在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的基础上,量化分解工作任务,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处罚超重车辆60余台次;清除“牛皮癣”8万余处,清理室外占道经营2000余处,集中清理不符合标准牌匾60余处;城市空间净化了,人们的心情好了,今天的“嫩江明珠”更加靓丽,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