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是,回家过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不管从哪里出发,都会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家。羊年新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归乡人,探寻他们的归乡情、思乡义、恋乡结、赞乡语。
    一个出口提升城市“底气”
    离乡数载,在北京工作的王周博士驱车经珲乌高速到白城入城口,一条宽阔的迎宾大道让他眼前一亮。望着窗外,他嘴角禁不住上扬。“咱白城人的‘脸面’终于能大气端庄地迎客了!”
    这次回白城,王博士和大多数人一样,津津乐道入城口发生的变化。“这入城口好气派,让人一眼就‘爱’上了。”前几年,王博士带了几个外地朋友到家乡玩。车子下了高速,右拐左绕的进城路线和破旧的街路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让他“很受伤”。“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一点虚荣心,家门的形象上不去,我们都觉得脸上无光啊!”
    自丽江路(高速出口——金辉南街)正式竣工通车,双向8车道开阔大气,道路两侧的景观带突出北方原生态的粗犷、大气、厚重、野趣,并展现现代园林多姿多彩、优雅细腻的设计理念,主题绿化彰显生态品味,多彩植被扮靓绿色通衢……这一抹靓丽使得城市出口瞬间“高大上”了。
    “听家里人说,长白高铁和白城机场也已经开工建设了,高速公路、高铁、机场……这一切一定会让我们这座草原城市更具有现代城市的‘都市范儿’,更有城市底气。”王博士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和期盼。
    几度迷路彰显家园“大气”
    王浩是土生土长的白城人,作为北漂一族,他已经5年没回家乡过年了。正所谓近乡情更怯,他说他一走进阔别的家乡,就觉得心怦怦直跳:“白城变化真的好大哦,我这次回来好多地方都找不到了。”王浩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5年来他一直在北京打拼,以往回家都是来去匆匆,也没有在家乡四处走动,这次回来让他十分惊讶。“前段时间我和家人去生态新区转了一下,没想到那里修得那么漂亮,环境特别美,空气也很好。我在北京时就听说白城这几年修得很好,没想到回来后发现比我想象的还好。”
    “过年时到乔家屯的姑姑家串门,下车后我完全‘蒙了’,低矮的平房不见了,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群让我完全迷失了方向……”王浩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基本是在姑姑家长大的,那里的环境他再熟悉不过了,低矮的平房、泥泞的巷道、随处可见的垃圾堆……而现在都被整洁、规范的住宅小区代替,“白城这几年实行棚改工程,我姑姑和以前的一些老邻居都搬上了新楼,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坐在姑姑家宽敞、温暖的客厅内,听着姑姑讲述几年来家中的变化,看着全家人脸上洋溢的笑容,王浩有些恍惚,“我都不想走了。”王浩告诉记者,这次返乡他会住到4月初。“这几个月我要趁着空闲好好和家人逛逛,看看家乡还有哪些新变化,我要多存些照片,以后在他乡想家的时候还可以翻来看看。”
    五彩灯光平添洋洋喜气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流光溢彩,漫步于市区的大街小巷,数万盏明亮的路灯宛若璀璨的繁星点缀着夜空,一盏盏路灯像是一双双灵动的眼睛,辉映着城市蓬勃发展的希望,勾勒出鹤城的瑰丽夜景。
    “前些年回家过年,晚上出门散步,除了主要路段有路灯外,大多数道路一片漆黑。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路灯亮灯率也比较低,很多路灯损坏了很久却无人修理,给晚上出行的人带来很多不便。”从哈尔滨回家过年的刘女士向记者说道。“现在好了,大街小巷的路灯亮了,回家的路顺了,一路灯光伴亮了回家的路,很是畅快,心里感觉暖暖的。”领着妻儿归乡过年的陈先生发自内心的一席话道出了人们共同的心声。
    一束束灯光,是都市忙碌后心里的祥和,是城市的向往。走在白城大街上,各种形状的路灯、景观灯随处可见,主次干道有了路灯更加璀璨,背街小巷有了路灯更加温暖,缤纷多姿的夜景衬托出了我们这个城市的现代之美和节日的洋洋喜气。条条街道、点点灯火,不同场所不同式样,盏盏彩灯为鹤乡的夜景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