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武汉清理上万户低保超标家庭
是妇女节还是“女人节”“女士节”?
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3%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 年 3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是妇女节还是“女人节”“女士节”?

    新华社西宁3月7日专电(记者庞书纬)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临近。然而近年来在中青年女性群体中,“妇女”的称谓似乎越来越不受待见:各大商场、购物网站多以“女人节”“女士节”为“由头”招揽客商,极少出现“妇女”字样;而在高校女生中,大多以3月7日的“女生节”代替一天之后的妇女节。

    知名美容师张晓梅就曾提议将妇女节更名“女人节”。而据媒体报道,最近几年,全国多个民间女权组织也都曾提出用“女士节”“女人节”等代替妇女节的建议。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教师陈家建认为,上述现象的产生,首先来自于现代女性独立意识的提升。

    “‘妇’在古代汉语中特指已婚女子,‘妇女’二字带有比较深的传统文化特征,并且过于家庭化,因此现代女性对这个称谓往往不太喜欢。”陈家建说。

    陈家建还表示,对“妇女”称谓的“冷落”,与现代女性追求年轻化、时尚化密切相关。“在传统社会,三十多岁的女性就算中年了,但如今五十多岁的阿姨照样‘卖萌’。‘妇女’的称谓容易让人‘显老’,不符合现代女性的期待。” 陈家建说。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三十多位中青年女性中,也有近一半表示对“妇女”的称谓并不排斥。“其实我觉得称谓并不重要,女性地位的提高、权益的维护才是根本,特别是在求职、升迁等方面存在的性别偏见,应当尽快完全消除。”家住西宁市的女白领刘文丽说。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师孙艳艳认为,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应当在正视性别差异的前提下,不断拓宽女性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空间,从而真正建立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社会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 国 吉 林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话:(0431)88600621   (0431)886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