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科研平台不断完善。全市共建立科技专家大院5个、科技示范园10个,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6个。培育了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基地和12个省级工业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吉林省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院士工作站,全市建立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博士、硕士实习实训基地5个,培育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
创新企业日益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户,省级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到10户,吉林省科技企业发展到45户,企业开发新产品300余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68种。
科技项目明显增多。“十二五”以来,全市科技研发投入近15亿元,实施各级各类科技发展项目1200余项,17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10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特别是白城农科院的《吉林西部燕麦种植模式、水肥生理及加工利用技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获2014年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实现全省各市(州)获此奖项零的突破,充分反映了我市基础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