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翟向东)2014年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4713万头(只),全年实现牧业产值121亿元……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民增收、牧业增效、地方经济实力增强为目标,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做强龙头企业与做大产品集散地并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合产业资源,集聚发展要素,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努力实现猪、牛、羊、驴、狐貉、禽“六畜兴旺”,使畜牧业支撑起全市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坚持规划引领,打造新型发展格局。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原则,聘请农业部专家,编制白城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六畜兴旺”方案。
——坚持龙头拉动,做大品牌激发活力。重点依托优势养殖基地,培育和引进大型加工企业,并引导其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拉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以龙头带企业为引领的集养加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体系。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积
极创建知名品牌,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把品牌做大做响,提升市场竞争力。引进正邦600万只肉羊、飞鹤30万只奶山羊、金苜神万头肉牛等项目。雏鹰400万头生猪项目建成猪舍461栋、建设70万吨饲料厂。英联30万吨饲料项目投产。
——坚持质量提升,构建健康安全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完善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治理养殖污染,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挥政策导向和法制保障作用,启动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开工建设白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实施“精品肉”工程。